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既带来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但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们要有辩证的思维,既要看到新机遇,也要看到新挑战;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有必胜信心,又要有忧患意识。只有辩证地看待前进路上的机遇和挑战,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另外,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储蓄率降低,要素配置效率仍然有待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加快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进而向享受型转变,更加需要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更加注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拥有9亿劳动力和1.7亿多各类人才,这为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短板和挑战,比如,关键核心技术不足,高端芯片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工业软件还有很多空白,等等,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必然选择和关键举措。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活动收缩,“隔离”现象、“孤岛”行为和“逆全球化”思潮客观存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化、本土化趋势明显。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只有坚持底线思维,持续有效扩大内需,在发展上才能主动,才能有回旋余地。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内需特别是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与此同时,积极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口,满足人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以国内循环为基础,国内国际相互融合促进,促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而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
数字经济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吸纳就业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在保障消费和就业、推动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了强大增长潜力。数字经济的发展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渗透效应和规模效应,能有效驱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新机遇,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实体经济、传统产业赋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是实现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径。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和数字技术的实体化相互促进,正在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数字经济是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数字经济凸显的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应用,更是发展理念、商业模式、消费模式的创新。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61927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6.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的增速为9.3%。随着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创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融合发展,新消费正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新业态表现为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例如,农业中的“观赏农业”,商业经营中的连锁、加盟等形式,生活服务业中的快递业、家政服务业等。对消费者来说,新业态意味着别具一格的新体验。直播带货不仅给消费者带去实惠和便利,而且盘活了万亿级农村消费市场。在线教育增添了常规教学的新渠道,优质教育资源也得以向更大范围辐射。新业态的快速成长,既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应对之举,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
立足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速推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透过新发展阶段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开放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全球化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更是需要加快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加速推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此同时,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在产权制度、公平竞争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按照更高标准推进改革,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
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入手。生产方面,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分配方面,要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流通方面,要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让生产要素在区域和城乡之间高效流通、合理配置。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用好各方面科技人才,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迈向新发展阶段,一个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中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将为各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着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同时,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标签: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