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饱眼福!肉眼看不到的美景,科学家都给你拍下来了

2023-04-09 09:53:18
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4/9 9:44:57
选择字号:
饱眼福!肉眼看不到的美景,科学家都给你拍下来了

 

宇宙中恒星的诞生与消亡、口腔内血流的奔涌、古都西安半个世纪的变迁……近期,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展出的“俯仰之间”科学摄影展上,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仰观致广的星空宇宙,还能看到俯察尽微的骨肌组织、晶体结构。

“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里的这句话概括了人类的永恒追求。广大是多大?精微是多小?这不仅是哲学的命题,也是科学的命题。

疑是银河落九天。 张嘉奇/摄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媒体总监、策展人尹菱告诉《中国科学报》,此次科学摄影展示了人类肉眼不及、必须借助科学仪器才能看到的世界图景。
对于观众而言,既是一次震撼的视觉体验,感受世界奇妙、科学之美,又是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参悟观看世界的另一种维度,从而启迪思想、提升认知。

科学博物馆办摄影展有啥不一样?

“科学史之父”乔治·萨顿说:理解科学或者艺术,谁都离不开对方。
两年前,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助理、“俯仰之间”总策划范爱红前往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实验室取捐赠仪器,在实验室外的走廊上,见到了张贴着金属原子排列的图片,“非常震撼、太美了”!

后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李铁军到科学博物馆做一场显微摄影的讲座。在口腔病理学专家李铁军照相机的镜头里,口腔中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牙齿等,衍化成了无垠宇宙、辽阔荒原和神秘湖泊......图片令观众兴奋不已,也坚定了范爱红和尹菱做科学摄影展的决心。

四季系列·春 拍摄对象:脱钙骨组织切片。李铁军/摄
四季系列·夏 拍摄对象:未脱钙骨及纤维组织磨片。李铁军/摄
“俯仰之间”,在古代多指时间短暂而流逝迅速。而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俯仰之间”也有科研工作者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拍摄到光影以及物态变化的细微差别的意味,是科学的魅力,也是摄影的魅力。
在镜头下,宇宙中的恒星、地球上的生命、微观世界的奥妙等重要时刻被定格,人们得以窥见丰富多彩的世界,了解背后的科学知识和思想。
因为这些图片、影像在人类头脑中没有直接的认知经验,所以给观众无限想象的空间,也成就了科学摄影的精妙之处。
在展览现场,“俯仰之间”不仅指拍摄者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卫星遥感、天文望远镜等“俯察”“仰观”的拍摄,也将主题内涵渗透在展览陈设方面,采用上悬、地贴等布局巧思,让观众身临其境、“俯仰”欣赏。
“在展览中,每幅作品都专门介绍了拍摄或者呈像的技术条件以及辅助的科学仪器,并专门录制访谈视频向观众介绍具体的拍摄方法以及一些有趣的经历,帮助观众科学摄影背后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思维。这样的内容设置是科学博物馆与艺术类博物馆办摄影展最大的不同。” 尹菱告诉《中国科学报》。

借助了哪些“黑科技”?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俞乐是科学摄影的主创者之一。俞乐主要从事卫星遥感的全球变化工作,通过分析遥感影像,获取地球观测信息并进行分析。
俞乐的作品来自数百公里以外的卫星遥感影像,以“地贴”的方式呈现,展现了目不所及的土地模样,观者俯瞰即能感受土地的诗意浩瀚。
荒野景观:澳洲辛普森沙漠。俞乐课题组/摄
遥感:人眼之无法见 农田与养殖池。拍摄对象:中国辽宁省盘锦市海岸边的农田与养殖池,在假彩色遥感影像中得以区分,红色区域为长有植被的农田。俞乐课题组/摄
“我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谈及创作初衷时,俞乐说,10多年前,他有机会参与了一项全球研究,他要在半个月内看完10多万张遥感影像,高强度的“阅片”工作使他养成了一个“职业病”:看到影视剧中的一些场景,就会联想起曾经看过的遥感影像。
对着电脑屏幕看影像是一种水平观测,这次采取“地贴”的方式其实也是模仿了地球在卫星影像中真实自然的状态。在观察地表过程中,俞乐常常能看到非常壮观的自然人文景观,他有意识地收集起来,并将这些美景分享出去。
“我们已经比较习惯用手指去触摸手机屏幕,触摸键盘,已经很久没有真实地感受土壤的温度了,希望通过这些图片能够唤醒大家对自然的记忆,能够加深跟自然的联系。”俞乐说。他期待,看到作品的观众了解地球、保护地球。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付昊桓与博士后、助理研究员董润敏的作品讲述了古城西安的故事,图像不仅源自遥远卫星影像,还有人工智能算法生成。
西安城市夜间灯光地图 2021 拍摄对象:作品展现了西安城区2018年城市夜间灯光 清华大学(地学系)-西安市勘察测绘院新型智能测绘联合研究中心/摄图片上,明光烁亮与黢黑暗夜形成鲜明对比。
“这展现了西安这个城市的灯光水平,可以根据灯光找到大唐不夜城、西安机场和城墙。人与城市的交互影响清晰展现。”董润敏说。卫星有生命周期,但我们想要了解西安50年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向前推演,往后预测,“大家可以猜一猜哪些是真实拍摄的,哪些是人工算法生产的?”
董润敏希望,这些作品能给观众带去思考,人与周围环境、人与地球的关系究竟以一种怎样的状态存在?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于荣的作品聚焦“极微小”的微观世界,他和团队围绕超分辨电子显微学与物质微结构进行研究,发明了自适应传播因子叠层成像、局域轨道三维重构等方法,将显微成像的信息极限推进到了15皮米,实现了原子分辨的自旋成像。
晶体薄膜中的莫尔图 2022 拍摄对象:重叠的超薄钛酸锶晶体的自支撑薄膜。于荣教授团队/摄
显微镜下超薄钛酸锶自支撑薄膜影像,犹如儿时在万花筒中看到的美丽景象,对称、整齐,移步换景。
“这次呈现的图像很漂亮,这是自然的结果,因为科学本身就是很漂亮的。”于荣说,世界本身就是跨尺度的,每一个尺度都有非常丰富的科学内涵,“我当了爸爸之后,经常带儿子参观时,常常会想到要给他说些什么,除了美意之外,更重要的是让他看到背后的物理、科学的深刻。”

从器与象出发抵达艺术

在展墙的另一侧,以喷绘、悬挂的方式,将宇宙星空的浪漫与广袤呈现眼前。
“站在星空下,眼睛大约可以看到数千颗恒星,但是借助望远镜,我们能够看到不计其数的星云星环星系,我们头顶的星空深远复杂,在远近纵深的地方都分布着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天体系统,但是太阳系,其实是我们目光看宇宙的一个刚刚的开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天体物理学的博士生王卓骁对神秘的星空总有无尽的好奇。
宇宙中有无数颗恒星,人类虽然无法尽览诞生、成长、死亡的过程,但星系有足够庞大的恒星样本,它们凝固了一个个时间的切片,人们总能在头顶的各个方向找到出生的星团或者死亡的遗迹。
在王卓骁看来,用望远镜和相机记录夜空的神奇,让他不断体会与各种各样天体物理过程紧密的连接,“仰望夜空是一个起点,积淀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描摹星空的三维地图,为未来我们必将走向的星辰大海做好充分的准备。”
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张嘉奇和王世豪是师兄弟,更是热爱星空、执迷郊野“黑区”的好友,连拍四五个小时是常态。
一幅名为“银河之心”的摄影作品吸引了不少观众和摄影师的驻足。2021年,张嘉奇和王世豪在卫星数据上看到甘肃肃北与青海敦煌交界处的无人区里有一片沙漠,方圆300里没有一点灯光,他们查询资料后发现,这片沙漠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即夏季时沙漠底部有水,且在8月份地下水位比较高,平静的水面会显现地面物体的倒影,而不远处就是雪山。
银河之心。张嘉奇/摄
“想想就很美。”他们在8月暑假时,便携带摄影装备、帐篷奔向沙漠。在经历了车辆爆胎、无人区穿越、沙漠徒步、连滚带爬架设机器后,他们终于看到了亚欧大陆架上最澄澈的星空。沙漠中心的盐湖旁,他们见证了2021年英仙座流星雨,那一夜星坠如雨,他们彻夜未眠。
为了定格下一个宇宙奇观,他们常常日夜兼程数千公里、夜宿帐篷几周,满眼只见星光不见疲惫。
科学摄影,是科学家与公众对话的一种方式,他们把理性的思考和对世界的热爱浪漫地结合起来,讲述科学世界的无限魅力。
国家文物局专家库研究员、“俯仰之间”科学摄影展总顾问杨玲说,科学博物馆的这次主题展,是从科学出发,从器与象出发抵达艺术,进而通过艺术的感知启发,激发观众进入科学领域,达成对科学的更多维度的认知。在精神维度方面,科学与艺术都是认知世界、提升生命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资料图)

宇宙中恒星的诞生与消亡、口腔内血流的奔涌、古都西安半个世纪的变迁……近期,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展出的“俯仰之间”科学摄影展上,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仰观致广的星空宇宙,还能看到俯察尽微的骨肌组织、晶体结构。

“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里的这句话概括了人类的永恒追求。广大是多大?精微是多小?这不仅是哲学的命题,也是科学的命题。

标签: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