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AI(人工智能),不一定就知道开源。AI与开源有什么关系?要想了解个中的相互关系,要想知道两者的实质内容,4月16日,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举行的《2021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之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开源产业链)论坛》有答案!本次论坛是2021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之一,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参会”结合的形式举办,论坛共设置5场主题演讲和2场圆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开源产业领域”进行高端科学对话。
本次论坛政、企、商、学、研齐聚一堂。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哈工大(深圳)教授、国家特聘专家刘洪海,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刘科,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AITISA)开源工作组组长刘明,百度区块链总经理、工信部区块链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肖伟等5位专家论道演讲,从产学研不同维度共同把脉人工智能和开源两大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时代,人、机、物的虚拟和现实如何交融?群体智能技术的发展进展如何?科技界涌现出哪些人工智能应用?论坛上,甘中学发表了人机物三元协同与群体智能涌现的主题演讲。
肢体障碍疾病康复与自闭症儿童如何进行早期筛查与干预?刘洪海分享了基于云端异构脑肌耦合感知与理解的人机交互系统框架及其潜在区块链医疗应用,并给出了尝试性的机器辅助诊疗方法。
刘科发表了题为“硅谷的创新文化对推动我们创新创业的启示”的演讲,他表示,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政、产、学、研,也就是产业环境、产业商品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这四个方面,而链接政、产、学、研四个要素的角色就是企业家,也就是说,企业家是国家实现创新型建设的主体,因此企业家要充实自己的能力,永葆改变世界的雄心,这样才能推动社会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开源开放,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全球趋势之一。”刘明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开源实践进行了深度剖析和探讨,他指出,研究和发展技术领先、功能完备的自主开源框架和平台,对于推动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加速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肖伟以版权、医疗为例,分享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自主可控且开源的XuperChain技术先进性和应用场景。
论坛还邀请十多位知名学者、行业精英开展“科技+资本”和“科技+人才”两场圆桌对话,交流探讨人工智能、区块链、开源产业链中的科技、投资、人才发展趋势。
2021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之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开源产业链)论坛由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省工商业联合会、省社会科学院和省科技干部学院支持,省人才研究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区块链发展研究院、北大科技园和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
标签: “人工智能+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