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中国大陆发展红利而崛起的富士康,近年来似乎有些狂妄自大,屡屡做出一些令人痛心的事情。在大陆大把赚钱之后,又想着转移撤离。在去年,有关于“富士康撤离大陆”的讨论非常激烈。富士康虽然发出声明辟谣,但却被网友认为是套路。
事实确实如此,富士康总裁刘扬伟曾表示,目标是将中国之外的生产份额提高到30%以上。这就是明显的边否认,边加速撤离。富士康撤离很大一部分原因和苹果有关,可以说是苹果公司“指哪打哪”。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最大的客户是苹果,曾经贡献了一半的订单量。这几年,一些国家都在推进本国的制造业发展,特朗普上台后,喊出了“美国制造”,要求苹果将生产线迁回美国。印度也一直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推动“印度制造”,并从中国挖墙脚。
随着本土手机品牌的崛起,苹果在中国市场受挫,份额持续下滑。为此,苹果瞄准了印度这个新兴市场。这几年印度成为了全世界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2018年出货量高达1.452亿部。面对这块大肥肉,苹果并不想错过。
只不过,苹果在印度市场份额非常小,前五名被三星和中国的小米、vivo、OPPO等品牌占据。不过,印度目前还是以中低端市场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高端市场必然有很大的空间,这是苹果押注印度的原因。
当然,苹果也是想促进供应链多元化,印度成为了中国以外的重要生产基地。富士康也非常配合,早在2015年,郭台铭就带着50亿美元到印度投资,计划在5年内建设10至12个工厂。然而,因为诸多原因,计划实施并不顺利,发展至今也就只有2座工厂,工人才1万人,和中国工厂完全没办法相比。
不过,富士康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加大在印度的投资,未来6年内在印度投资250亿卢比(约22亿人民币)建立新厂区,用来生产iPhone手机。据最新消息显示,富士康“印度制造”的iPhone12最快两个月内上市。
印度虽然也拥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但却有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没有中国工人这么勤奋,听话,还动不动罢工,管理起来非常困难。前段时间,台资企业纬创资通在印度的一家工厂被打砸,2万多部iPhone被毁,近80亿元的机器设备受损,可谓是损失惨重,这无疑再次验证了外资在印度建厂的不安全性。
除了在印度失手,富士康曾宣布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设工厂的计划,也成为了一地鸡毛,最终只雇佣了281名符合合同的员工,和原计划的1.3万人相差甚远。
在海外投资建厂频频失手,却并没有阻挡富士康撤离的步伐。据了解,富士康又计划投资约2.7亿美元,扩大在越南的生产。也就是说,越南成为了富士康的新目标。这几年,日本和韩国不少企业都从中国撤离,转移到了邻国越南。比如三星将大陆8家手机工厂全部关闭,在越南大举投资。
对于一次次的海外投资失败,富士康似乎并没有吸取经验教训。对此,一名富士康前高管表示郭台铭老了,听不进其他人的话。
郭台铭现年70岁,论年龄也确实是老了。其实,郭台铭在富士康一直都是独断专行,说一不二,是一个强势领导人。只不过这些年,因为自己的成就过于得意了。经常说一些激烈言论,比如说富士康养活了大陆上百万员工,是大陆离不开它;又比如为了竞选总统,曾有记者问及关闭内地工厂怎么办,郭台铭称“关就关,谁怕谁”。
没有大陆做支撑,郭台铭可以在海外频频失手,还那么得意吗?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少了富士康,就会有其他的替代品,比如我们的比亚迪,发展迅猛,成为了我国的第二大代工厂,华为等都成为了其客户。所以,富士康应该珍惜现有的成绩,而不少狂言,以及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
标签: 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