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要求细化 回归圈层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2021-01-29 16:28:35

可喜可贺,广州继续走在回归圈层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2020年9月15日,广州发布《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第一次提出广州城市价值的三个圈层,并规定了三个圈层旧改的产住比要求,其中对第一圈层要求最高60%,第二圈层40%,第三圈层不做要求。

2021年1月21日,广州市住建局正式发布《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合作企业引入及退出指引》,这是对9月15日实施意见的进一步细化,主要是规定引入产业的具体要求。

1、对一二圈层,要求突出高质量发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新基建、生物医药、专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商贸、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吸引先进制造业的总部或研发平台落户,或者引进具有关键技术和先进工艺,能创新产品和管理模式促进本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且必须满足以下8个条件之一:

(1)引入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1家;

(2)引入全球2000强、央企或中国500强、上市公司(含新三板精选层和创新层企业,以及其他新三板高新技术企业)控股公司2家;

(3)引入行业榜单及创新型榜单企业控股公司4家;

(4)上述三类榜单企业(母公司)1家整体迁入我市;

(5)引入专业服务机构20家,其中引进榜单企业地区总部或同级别分支机构不少于5家,境外专业服务机构分支机构不少于1家。打造业态关联专业服务集聚区或主题楼宇,聚集会计、税务、法律、设计、咨询、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创业投资、人力资源、信用评估等专业服务业;

(6)引入获评为A类的国家级或(广东)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运营机构负责运营,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1家,并承诺5年内获得市级或以上认定;

(7)引入国家级、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的运营机构或者自营,导入文化旅游新业态,集聚一批动漫游戏、数字音乐影视、高清视频、电竞等数字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旅装备制造、智慧旅游企业,承诺5年内创建1家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8)市商务部门牵头各产业部门认可的产业类型、企业行业地位和数量,包括促进本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类型、企业行业地位和数量。

第三圈层重点功能区(大概是指鱼珠、科学城、明珠湾区等),描述是参照第一、二圈层要求执行,已经有要求上的松动了,只需参照。

第三圈层其他区域,则重点强调产城融合,要求低了许多,只需要满足以下5个条件之一:

(1)引入行业榜单及创新型榜单企业控股公司2家以及上下游企业10家;

(2)引入国家级或(广东)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运营机构负责运营,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1家,并承诺5年内获得市级或以上认定;

(3)引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运营机构负责运营,打造创新中心或者技术中心1家,并承诺5年内获得省级或以上认定;

(4)引入国家级、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的运营机构1家或者自营,导入文化旅游新业态,集聚一批动漫游戏、数字音乐影视、高清视频、电竞等数字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旅装备制造、智慧旅游企业,承诺5年内创建1家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5)区政府认可的产业类型、企业行业地位和数量。

对这次旧改产业要求的出台,几点分析:

1、广州不会允许旧改企业只建房子,不管产业的小算盘,没有产业导入能力的企业要靠边站。

一句话:想赚广州楼市的钱,请拿实实在在的产业来换!

产业强则广州强,无比英明的策略,举双手支持!

2、第一圈层产业比例要求和产业能级要求均最高,体现广州重新强化中心四区产业复兴的决心,随着中心四区尤其是越秀荔湾海珠产业活力的逐步恢复,毫无疑问将迎来楼市价值的大规模回归。

3、第二圈层的价值也有所凸显,华南快速干线以南白云片区、番禺万博高铁板块,相比于老黄埔科学城,没有大型污染性企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如逐步补回产业短板,长期看更有优势。

4、老黄埔科学城占有“东风”之利,和黄埔区就业人口多、财力雄厚的优势,具有比肩第二圈层的实力,但始终存在石化厂、乙烯厂、LG还有新规划的氢能源基地等大型污染性企业困扰,楼市天花板不如第二圈层高。

标签: 产业要求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