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广应用“5G+智慧农业”新模式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31 11:08:20

地处中原的一个内陆县,却有6个资产超亿元的村,其中享誉中外的“红色亿元村”南街村年产值超20亿元,37个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00万。这里就是被称为中国休闲食品之都的河南临颍县,今年,该县被河南省确定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

前不久,科技日报记者深入临颍乡村采访,县委书记刘少宏说,他们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主要是下好“先手棋”,念好“三字经”。

从三个方面发力,下好“先手棋”

下好“先手棋”,临颍县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在“数字赋能”上当先行。紧抓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县机遇,积极推广应用“5G+智慧农业”新模式,提升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由C-Life智慧农业赋能的临颍县智慧辣椒产业园已建成7000余亩,辣椒亩均产量增了30%,辣椒品质显著提升,辣椒每亩经济效益增加35%以上,小麦产量达到519公斤,绝大部分为一类麦,农户年综合收入提升80%以上。二是在“城乡融合”上当示范,紧抓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机遇,加快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在“全域振兴”上当标杆。紧抓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机遇,坚持“三链同构、农食融合、以城带乡、全域振兴”的总体思路,致力打造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标杆。

在粮、融、富上做文章

刘少宏说,念好“三字经”,就是扛稳粮食安全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治责任,重点在“粮”“融”“富”上做文章。

一是念好“粮”字经,做好农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的“大粮仓”。临颍县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休闲食品之都”,紧盯“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实施“三链同构”促进三产融合,培育壮大休闲食品产业,构建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工业拉着农业的手、市场带着乡村走”。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临颍食品产值突破400亿元,年加工粮食240万吨,是全县粮食总产量的4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8∶1,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33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725元。“十四五”期间,临颍县努力把食品产值翻一番,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带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稳定增收。

二是念好“融”字经,做好城乡联动文章。临颍县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规划融合上,坚持城乡统筹,构建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在基础设施融合上,突出抓好国家级“四好农村路”创建、安全饮水一体化等重点,推动乡镇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配套设施与城区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在公共服务融合上,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围绕老年人就医难问题,加快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就医更加便捷高效、幸福指数更高;围绕青少年教育问题,大力实施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三年行动,组建紧密型、联盟型、项目型、合作型等教育集团,通过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一校多区、城乡并校”,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围绕青壮年就业问题,开展多元化精准培训,让更多农村青壮年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

三是念好“富”字经,做好集体经济文章。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临颍重点在壮大集体经济上下功夫,探索了集体经济增收“十种模式”,规划建设了5个村级集体经济工业园,带动全县村级资产超亿元的村6个,村集体年收入超100万的37个,超10万的147个,超5万的316个。

刘少宏最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为发挥这种特色和优势,今年县里又规划了5个集体经济工业产业园,目的就是通过这种集体经济,把农村的资源变成资产,资产变成资金,确保村里的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村集体收益最大化,同时也带动人民群众收入上一个台阶,为实现乡村振兴探索路径、经验。”

(黄薇薇本报记者乔地)

标签: 产业链 信息化 高质量发展 智慧农业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