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打造活力奔涌的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2022-03-10 08:53:01

海陵:打造活力奔涌的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本报记者钱兰通讯员陆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近年来,海陵区聚焦青年和人才创新创业、成长成才、关心关切的各个环节,大力实施“五个一(一局、一赛、一会、一团、一乡贤)”人才工程,加快打造活力奔涌、创新迸发、开放融合的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率先试点改革,迸发体制机制创新活力

海陵区率先开展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综合试点改革,实体化运行区人才办,成立全市首家区委人才工作局,积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兼容并包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实体化运行区人才办,具体为:搭建“1+1+3”总体框架,实现区人才办有领导职数、有内设机构、有人员编制的实体化运行模式,下设区招才引智中心、区人才培养服务中心、区党政青年人才中心3个内设机构,归口区委组织部统一管理,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在区人才办基础上,组建实体化区委人才工作局,设区人才办主任(局长)1名,专职副主任1名,配强配齐8名专职人员。坚持一体化统筹全区人才工作,区人社、科技、工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兼任区人才办副主任(副局长),在区委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统筹协调,有效推进区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坚持“科企联姻”,全面升级科技人才服务

该区通过举办“科企联姻”大会(一会),全面升级智力支持,全力打通市场主体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通道。

由14名院士、16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区域顶级人才智库,联合开展重大战略研究项目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交流、科技战略咨询等智库服务,以科技智库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由知名高校专家组成7支省级产业专家服务队,“全天候、全过程、全覆盖”为全区企业提供365天专业服务,以“线上问诊+线下巡诊”协助解决重大技术人才需求152项,助力罡阳转向、春兰清能等行业领军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6项,促进28个院校合作项目签约落户。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泰州分院、江苏大学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人才服务工作站、江苏省制冷学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落户海陵,中国泰州光伏产业发展论坛、江苏先进复合材料高层论坛纷纷在海陵举办。

出台“扬帆海陵”六条,有效集聚青年人才

该区实施“扬帆海陵”青年人才集聚行动,着力提升“留泰率”“来泰率”和“回泰率”。

出台“扬帆海陵”六条,实施定向招考“532”计划,在海陵区党政青年人才、村(社区)工作者、国有公司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计划中,每年安排50%、30%、20%的岗位,定向招考驻泰高校全日制本科应届优秀毕业生。成立“扬帆海陵”校企地联盟,打造“扬帆海陵”学院,设立5个“名企班”,构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精品招聘6场,通过“直播带岗+现场选岗”的方式,帮助270名毕业生就业隆基乐叶、罡阳股份等40多家区内重点企业。

举办“赢在海陵”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海内外85所高校的137个项目参赛,获奖项目优先落户园区创新载体,最高可获得30万元创业支持。实施“留泰暖心”行动,拿出专项资金,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奖励50名品学兼优的驻泰学子。截至目前,100多名党政青年人才“回流”海陵,近6000名高校毕业生选择扎根海陵。

实施“双招双引”,落户人才产业化项目

海陵区大力推进产才融合,在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开展定向招商招才,实现项目引才、项目纳才,打造国家级人才集聚工程。

由科技镇长团(一团)牵头,赴数十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开展招才引智活动,达成政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引进协议40余项。建立6地40人以上规模的“双招双引”团队,以及由58名乡贤(一乡贤)组成的招商招才大使团队,首届招商招才大使年会集中签约项目总金额达118亿元。每年定期举办“科创海陵”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一赛),设立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赛道,给予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进,出台“科创之光”硬核十条,设立每年5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激发科技创新与产业人才双频共振新动能。

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招引54名国家级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形成了立体化“双招双引”新格局。

(文章来源:泰州日报)

标签: 本报记者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