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视点!毁坏带来的财富

2022-08-17 05:53:26

物品毁坏后其价值在新物体中得以体现,是人主观为之,符合经济人利己的特点,但打碎玻璃不在此列。

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破窗理论,是说玻璃打碎后,可以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带来财富增长,我一直对这个理论有所怀疑,玻璃毁坏就是毁坏,而有一些毁坏则真的可以带来财富增长。

前一段时间,笔者观摩广东潮汕的嵌瓷艺人讲解嵌瓷工艺做法,他们使用碎瓷片在民居或寺庙的墙壁上拼接出来一个个人物、花卉或者动物,然后组成一个故事,达到装饰建筑物的效果。当我看到艺人将一个茶杯敲碎的时候,颇为惋惜,好好的碗碟,为啥要敲碎呢?后来了解,这些瓷碗是瓷器作坊为这项技艺专门烧制的低温瓷碗,不会划破手,它上面有各色彩釉,经过剪切可以做成各种雕刻图案。


【资料图】

既然如此,就不必为之惋惜了。这些瓷碗的价值就在于被敲碎了组合成一个个新图案,他们生该如此,如果不被敲碎也没有其他用途。在一个个造型各异的嵌瓷工艺品中,被敲碎的瓷器得到新生。

有可能一开始嵌瓷创作用的是各种不小心打碎的瓷器碎片,但大量破碎的瓷片不好找,才有成批量制作的专用低温瓷器,让工艺师们很方便地敲出各种形状,找到各种颜色。

拍摄电影也有不少毁坏环节,把好好的东西给毁掉,比如商业大片经常有激烈追逐场面,车辆碰撞爆炸场面不少,一辆车几十万,就这样报废了。黑泽明就曾经为了拍电影,搭建一个城堡并烧毁,价格不菲。香港经典武侠电影经常有打斗场面,要破坏不少道具,如果是战争电影破坏面就更大了,除了爆炸场面,还要房倒屋塌。看电影时,我经常为被毁坏的道具遗憾。

影视剧画面上常常会出现宏伟建筑和壮丽场景,它们比现实建筑更为绚丽。可能很多人想过这样的问题:这些影视剧动辄几千万上亿元投资,如果将其中一些房屋布景能建好并在拍摄结束后出售出去,损失是不是小一点儿?但是影视剧有自己的规律,看似花了巨额成本,实践中却是成本最低的办法。很多影视是在专门的影棚中拍摄,不同的影视剧需要搭建不同的布景和道具,反而更方便拍摄,更节省成本。有些大场面是用电脑特技制作,虽然不用搭建群筑道具,但一样花费巨大。

电影拍摄结束,那些房屋、爆炸场面会被记录下来,通过消费者观看收回成本。一个环节的貌似浪费,通过其他环节回收回来。

燃放烟花也是一种消耗,燃放到空中就不见了,但是烟花盛开那一幕,被燃放者和旁观者摄入眼球中,带来美的感受和情感宣泄,这就是其价值。如果不是消费者燃放,而是经销商销毁库存,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减少库存也可能会带来价值,日本人很重视农产品种植者的利益,一旦某种蔬菜降价,就会造成所有种植者利益受损,一些组织就出面买下蔬菜,在大田里销毁,销毁画面通过电视等媒体广为传播,公众都会认为这种蔬菜不再过剩,从而维护该蔬菜价格,进而维护种植者利益。

据说,某些文物商人也会这样做,如果某种文物存世量比较多,他们就销毁一部分,剩下的立即涨价,该种文物的整体价格反而比没销毁时要高不少。这是通过人为改变供求关系,让物品更加稀缺。

毁坏带来的财富,主要是物品消耗后其价值在新物体中得以体现,或者本身被转移到新物体中,或者是通过影像被记忆或记录下来。还有一种可能是为了改变供求关系作出的牺牲,这些都是人的主动性行为,其结果体现了经济人利己的特点,打碎玻璃则不在此列。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在本专栏版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标签: 连锁反应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