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物经济已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数字经济共同构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近日,《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印发,河南省生物经济领域迎来首个专属顶层设计文件。《方案》明确,我省将着力构建“一核、五基地”为主体的生物经济发展布局,到“十四五”末生物经济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全面展现我省生物经济发展成效,探访河南生物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8月10日起,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推出迎接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生物经济豫见未来”系列解读报道,第一系列第四期,聚焦濮阳生物经济。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张克瑶实习生刘佳慧通讯员李栋文记者马腾飞摄影)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到,河南将着力构建“一核、五基地”为主体的生物经济产业布局,濮阳被选定为“五基地”之一;支持濮阳依托生物基材料国家级示范集群,完善可降解材料产业布局,建设全国一流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
濮阳作为一座新兴城市,缘何能在全省生物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五基地”之一?这又意味着什么?濮阳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实现生物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8月12日,为详细了解濮阳生物经济发展路径,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独家专访濮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鲍慧华,并实地走访濮阳市生物经济相关企业。
《方案》为濮阳生物经济发展
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
《方案》提出,依据河南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域特色,以争创国家生物经济先导区为目标,着力构建“一核、五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布局。其中,“一核”即郑州和新乡联动发展的生物经济核心区,“五基地”即洛阳、濮阳、南阳、商丘、周口5个生物经济基地。
《方案》明确指出,支持濮阳依托生物基材料国家级示范集群,完善可降解材料产业布局,建设全国一流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
鲍慧华表示,根据《方案》规划,濮阳市入选“一核、五基地”的产业布局,将助力濮阳市生物经济建立起差异化、特色化优势,有利于更多相关联的生物基材料产业资源向濮阳市集聚。
“《方案》的实施意味着全省生物经济领域迎来专属顶层规划,为我市生物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我市建设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树立了目标。”鲍慧华说,《方案》对濮阳市生物经济的发展定位,将为濮阳市生物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濮阳市已建成较完整的生物基材料产业链
近年来,濮阳市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抢抓国家支持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和河南省“禁塑”的政策机遇,聚焦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农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濮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濮阳市生物经济发展亮点在于强化政策保障、坚持集群发展、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拓宽市场四个方面。
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在濮阳市获得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据了解,已制定出台的《濮阳市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培育提升方案》明确了产业发展工作思路,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从禁止、限制、鼓励角度设置了行为规范,助力生物降解材料在濮阳市的应用。
受益于坚持集群发展,濮阳市已建成较完整的生物基材料产业链。目前,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上游主要运用玉米芯、秸秆等农作物材料液化制糖、提炼生产L-乳酸等化工原料,产业中游主要合成生产聚乳酸和聚乳酸改性材料,产业下游主要生产可降解的塑料袋、农用薄膜、水稻育秧盘、服装等终端产品,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条已形成上下游融合衔接、梯次延伸的产业生态。
科技人才支撑是濮阳市生物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濮阳市与南京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成功研发聚乳酸“一步法”合成技术和秸秆制糖制乳酸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形成竞争优势;为促进生物降解材料产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濮阳市先后组建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生物降解材料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生物基材料高端专家库,通过濮阳市“1+14人才政策”“濮上英才计划”等政策,成功吸引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安居就业。
此外,为拓宽生物基材料市场,濮阳市成功举办了两届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发展大会,邀请了韩布兴、蒋剑春等院士及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清华大学、浙江海正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参会,并签约一批项目,为推动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几何倍增发展夯实了基础。
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濮阳造”远销海外
实际上,濮阳市生物经济相关企业已在南乐县有所集聚,2014年10月28日,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重点扶持的示范性产业集群,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河南龙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仁生物)、河南星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汉生物)等行业企业都落户在该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区内。
天仁生物致力于生物基高分子生物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含可降解的各类购物袋、垃圾袋、餐具等。星汉生物主要从事农作物秸秆收、储及综合利用,主要产品有淀粉制糖、食品添加剂乳酸、乳酸钠、乳酸钙、聚乳酸等。
8月12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先后走访天仁生物、星汉生物生产车间。在天仁生物,车间弥漫着玉米香味,工人们熟练操作着生产设备,多用途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就此产出。记者注意到,车间内所生产的可降解塑料制品都印刷着外文字母。
“我们的产品已经取得欧盟、美国、澳洲等地的认证,目前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均有销售。”天仁生物运营总监何新宇告诉记者,公司产品此前以出口为主,随着近几年国内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公司也开始加大国内销售力度。
星汉生物发酵车间鲜有工人身影,就在发酵车间对面的数控办公室,一个超大屏幕实时显示生产流程,一名工人通过屏幕即可完成对生产的监控。星汉生物总经理何志华表示,公司十分重视数字化管理,近年来取得较好发展业绩的同时,就已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今年我们继续加强市场开拓,现在二期项目建设也在推进中。”何志华说。
十年磨一剑,
濮阳市生物经济为何“开花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濮阳市生物经济发展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长期积累、持续接力发展而来的。那么,以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为代表的濮阳市生物经济,为何能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经过近10年的时间,我市南乐县生物经济发展较为突出,南乐县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为破解‘白色污染’治理难题提供了南乐方案。”鲍慧华说,基于科学研判、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技术引领等因素,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得以发展至今。
濮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从破解“白色污染”“秸秆污染”等问题出发,南乐县深入研究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广泛种植玉米的实际,具有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丰富的原料资源优势,多次到省、市发改委对接沟通,经过反复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把生物基材料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高质量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
“生物基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初期起步艰难、进展缓慢、不成气候,甚至短期内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增长和财税贡献,要经历技术、人才、资本等各种要素不断集聚、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濮阳市发改委上述负责人表示,南乐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都将生物基材料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逐步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链。
在产业具体发展思路上,南乐县坚持技术引领、坚持集群建设、坚持市场带动,有力促进了濮阳市生物经济发展。
南乐县坚持“先技术,后产品,再产业”的思路,把技术研发放在第一位,通过完善技术链发展产业链,对企业技术创新给予政策体制机制上的保障和支持,同时与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等加强合作,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联合建立研究院,推动科研平台、中试基地等建设升级,不断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实现了“一步法”合成聚乳酸、秸秆制糖制乳酸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了完整闭合的产业链条。
在坚持集群建设方面,南乐县坚持“立足完善技术链,发展产业链,从上游产业向下游产业延伸”的思路,围绕生物基材料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构建了一个可内部循环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既能充分发挥企业的灵活性和技术创新活力,又能达到规模效应,形成了抱团发展、集聚发展的新优势。
“在竞争中取胜和极力占领市场份额,是产业发展最终的、也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的良方。”濮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为了帮助本地生物基材料产业找销路,南乐县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工作部署,通过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成立专业销售团队、主动上门拜会、举办行业高峰论坛、引导企业参加重要展会等方式,逐步提高生物基产业材料产业集中度、市场知名度、产业外向度。
壮大产业集群,
濮阳市还要在这些领域发力
对于濮阳来说,如何借助构建“一核、五基地”的机遇实现生物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呢?
鲍慧华表示,为落实河南省委主要领导指示,濮阳市要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紧盯金发科技、浙江海正、安徽丰原、正威集团、东华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同时要加快整合现有企业,谋划新项目,壮大龙头企业,孵化中小企业,从全产业链条出发,不断扩链延链增链。
“今后几年,我市将按照《方案》的指引和定位,在做大做强生物降解材料产业上精准发力。”鲍慧华说,力争突破丙交酯“卡脖子”核心技术,打通“L乳酸-丙交酯-PLA(注:聚乳酸)”产业链,培育百亿级龙头企业,建成全国一流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
鲍慧华表示,濮阳市也会在生物医药、生物信息、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等领域发力强推、前瞻布局,为全省生物经济蓬勃发展贡献濮阳力量。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标签: 材料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