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议!共话“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 探索产业绿色发展路径

2022-08-08 16:43:58

在“30·60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全面绿色转型阶段。这其中,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引擎。而绿色能源如何助力能源和产业结构系统性变革,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


(资料图)

8月4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恒生中国”)战略支持,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 “绿色未来 ‘碳’为观止——2022新能源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与会嘉宾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及能源产业发展,分享了精彩的观点。

绿色金融助力低碳转型

本次论坛,恒生中国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致辞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更是国际大势所趋。金融机构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南财全媒体集团编委会委员、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秘书长于晓娜提到,“双碳”工作的顺利推进,关乎经济、产业、科技、金融、数据等重要领域的系统性创新与变革,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清洁能源体系构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到碳金融、碳市场、碳核算、银行碳账户、气候投融资等绿色金融发展,“碳”创新正以蓬勃之力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气候治理和经济与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进程。

恒生中国副行长祝瑾则分享了金融机构在赋能实体经济中的实践和创新举措。她认为,从微观层面上,绿色金融举措可为企业带来融资成本的降低;从宏观层面上,可为国家“双碳”目标助力赋能,为实体经济的绿色发展注入“金”久不衰的资本动力。

事实上,在“双碳”目标的助力下,企业正在迎来绿色转型的新契机。尤其是在ESG领域,国内不少企业已经成为先行者。

洛阳钼业总裁助理杨晓英介绍,该公司已经把ESG作为生存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作为一家资源型企业,在ESG和应对气候转型、碳中和等方面,资源型企业所够做的最大贡献,就是生产更多适应能源转型的产品。杨晓英表示,洛阳钼业正大力地应用绿色金融。2021年4月,与恒生中国合作完成了首笔包含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条款的人民币利率衍生品交易,成为内地首笔此类交易。该公司在去年还曾发行绿色中期票据,并正在筹划与绿色低碳挂钩的债券产品。

作为中国A股首家色纺行业的上市公司,华孚时尚则通过改造生产工艺,使其产品更具环保属性。华孚时尚董事副总裁程桂松表示,坚持绿色低碳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公司基业常青的基本保证。

致力于环保行业的融资租赁公司,广东绿金融资租赁总裁游广武则认为,绿色低碳是一项大的事业,金融机构要做好配角发挥好助力作用。他希望,整个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投行、小贷公司,齐心合力、优势互补,对中国的低碳转型做出应有的贡献。

能源变革需根植技术土壤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能源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院士,发表了题为“对‘双碳’目标的认识和科技创新”的主题演讲。

杜祥琬认为,我们必须以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来支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下的碳中和进程。他指出,要着力构建现代能源技术体系,包括可控核聚变、绿氢技术、液体阳光、超导电缆、固有安全的核电、新型储能系统、可再生合成燃料,高效率太阳能电池,以及煤炭绿色智能高效开发利用等。

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指出,绿色经济将是中国未来升级转型的关键。而在国内政策强力度的支持之下,在一些领域,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尤其是在光伏的应用层面,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在扮演着继续推进甚至加速推进碳减排过程的重要角色。

光伏行业之所以成为一个确定性的高速增长的市场,在于“双碳”目标下,其迎来能源转型的巨大需求以及有竞争力的发电度电成本。

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在题为“光伏科技助力全球实现碳中和”的主旨演讲中认为,“随着光伏转换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光伏发电的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技术创新与进步,正在为光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例如,低能耗的颗粒硅逐步实现规模化的量产,理论上更高光电转换率的钙钛矿、HJT等新电池技术路线的逐渐成熟。与此同时,搭建新型电力系统也使得确保能源电力安全和提高电力消纳能力具备硬件基础。

作为国内另一家新能源龙头企业,协鑫集团在光伏上、中、下游分别深入布局。同时,在技术的加持下,该集团在硅材料、移动能源以及氢能领域正在积蓄新的发展潜力。

协鑫新能源执行总裁徐阳认为,就整个电力市场而言,未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高”——发电侧,清洁能源占高比例;网端,电网高度智能化;用户端,高比例消纳。他进一步指出,协鑫新能源今年要全力以赴做区域分布式的综合能源,为解决用户端的消费痛点提供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包括源网荷储、微网、综合能源服务,包括风、光、储、氢、地源热泵、分布式燃机,通过综合打造一个小型区域的分布式能源,以解决用户困境。

协鑫能科则在转型过程瞄准了换电赛道。

“当然,换电只是一个名词,我们最重要的核心还是能源补给。无论是换还是充,最重要的是实现交通的电动化以及低碳化。”协鑫能科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李玉军介绍,目前该公司聚焦重卡换电,但又不仅仅是在做换电,同时还提供解决客户运营效率的问题。

他认为,当前整个换电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还有待提升,还需要推出真正地给用户、给产业生态圈带来革命性的模式或技术。

得益于前两年收购硅料厂,东方日升在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市场环境中逐渐后来居上,补齐短板。

东方日升全球市场负责人庄英宏表示,收购硅料厂有一定帮助,但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上市公司层面,东方日升在积极进行二级市场融资。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涉足组件电池、下游电站以及储能等领域。

在下一代电池路线的选择上,东方日升有着自身的节奏。庄英宏介绍,早在2019年,东方日升就致力于异质结技术的发展,尽管其当前也具备TOPCon的产能,但更着重于异质结的发展,“我们认为异质结未来的发展会走得更长更远。”

逆变器企业爱士惟同样也注重技术的发展。爱士惟首席技术官吴生闻表示,目前中国光伏产业越来越成熟,客户也越来越成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看价格,现在更关注技术评比,包括运维、服务等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公司还是立足于技术,精准定位我们的产品。”

如今,国内光伏产业已然掀起新一轮的技术发展浪潮。但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主任沈辉也提醒,到今天为止用产业所应用的大部分技术,包括科研思想,主要来自国外。目前,光伏产业最强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体现在企业身上,而接下来就需要进入中国光伏产业真正创新、大展拳脚的时候。

能源转型离不开合力协作

谈及能源转型,李振国在演讲中认为,“在未来的整个场景下,我们会形成一个光伏、风电为主的一次清洁能源,通过抽水蓄能、化学储能进行电力调节,同时通过制氢来形成完整的清洁能源的体系。”

而如何把我国的电力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实现吻合?李振国则表示,第一阶段,需要利用非物理的政策机制体制以及市场化机制,形成需求侧响应,来更多地消纳光伏等清洁能源;第二阶段,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第三阶段,通过前两阶段为化学储能成本降低让渡10至15年的空间;第四阶段:引入绿氢。并且,这四个阶段应该是交叉并行的,而不是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完才做下个阶段。

杜祥琬指出,目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面临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为此,我们仍需要持续采取降碳、脱碳、碳移除等措施,加快结构转型和技术进程,推动发展模式实现根本转变。

不可否认的是,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迎来巨大的市场发展机遇。

在换电产业上,李玉军指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资产属于重资产,如果仅靠一家企业很难提升规模,因而电池资产的运营模式是关键。“我认为一旦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将电池资产打通,换电产业的拐点便将来临。”

隆基绿能品牌总经理、全球市场负责人霍焱认为,虽然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三个第一”——即产能第一、装机数量第一、企业各个方面的竞争力第一。但是,客观地看光伏行业尚处于青少年期。

面对外贸形势的紧张,霍焱认为,“这要求我们不光有量,同时要提高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质,形成更好的全球竞争力。”

徐阳指出,光伏产业当前的阻碍在于市场化程度不够。第一,非技术性的成本对于光伏产业的影响较大;第二,在政策配套上,区域分布式能源“隔墙售电”的这堵墙始终没有打开。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巨大的需求使得国内光伏产业链陷入供需错配的现状。

而面对产业链涨价,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中国光伏标委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认为,当下硅料紧缺是因为结构性交易长单挤占了零售,导致零售价格抬高。不过到今年第四季度应该也可以改观,到时候零售的供求关系也会缓解。

他呼吁,长单采购硅料的企业不要再到零售市场抢货,只有改善了零售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才可能下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绿色发展 低碳转型 绿色金融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