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对于地少人多的大城市,如何破解企业的产业空间困境?在深圳,联合拿地和联合上楼成为新趋势。
近日,位于深圳南山区西丽的三宗新型产业用地成功出让,总成交价7.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出让3宗产业用地为连体地,分别建设多产业融合联合大厦、数字经济产业联合大厦、先进制造业联合大厦,三宗地由竞得单位与政府委托统筹单位统一建设,多家企业“联合上楼”。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地对于“宗地准入行业类别”、“产权要求”等条款进行了相应调整。
早在2018年,深圳南山区已经将“联合建楼”作为重点改革课题,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记者发现,联合拿地和联合上楼在深圳逐渐成为了一种新趋势。在罗湖区笋岗片区,周和庄大厦正在紧张建设当中。据悉,周和庄大厦是罗湖首个“联合上楼”的总部大厦,总投资15亿元。周和庄大厦于2017年底启动招拍挂程序,随后由周大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联合摘牌。
深圳一家珠宝企业的行政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企业快速发展业务量大增,办公空间出现缺口,与传统的“租写字楼”相比,企业更愿意通过联合建设的方式,解决产业空间不足,也可以更好增强企业在深发展的“定力”。此外,如果通过租赁不同写字楼的方式解决空间不足问题,员工不在一起办公也会增加管理、沟通的成本。
有分析人士表示,允许企业联合竞买土地建设总部大厦,以“共享经济”理念满足更多企业发展空间需求,可一定程度抑制“脱实向虚”现象,但大规模落地还需要一些程序上的创新,例如对“联合体”连带责任进行规定,创新退出机制,创新分证登记制度、分别限定不得转让等。
企业“联合上楼”的背后,深圳也在积极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供应以及优质产业空间供给方面的创新,以实现产业空间提质增效。今年3月,深圳市龙岗区宝龙科技城G02203-0022号宗地成功出让,是深圳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优质产业空间供给双试点改革出让的首宗产业用地,打造“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提供”的高标准优质产业空间供给模式。
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土地功能的调整、存量用地的盘活等,这对于深圳有着重大意义。深圳的很多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之后,事实上生产空间在变小,而配套的研发、办公用房,以及上下游的生产型服务业需要大量用房,“二三产业混合用地”的探索,将使得土地用途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日前,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其中也完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突出高端先进制造,在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深汕等区,规划建设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左右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形成“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空间梯度体系,加大园区土地连片整备力度,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建设一批定制化厂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标签: 联合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