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2-01-20 09:16:02

本报讯今年,“优化营商环境”引起不少今年两会省政协委员的关注,他们纷纷从如何强化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理念、建立营商环境投诉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记者林道亨苏钟廖自如

【关键词典型事例】

省政协委员连介德:

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倒逼营商环境优化

省政协委员连介德建议,建立营商环境投诉、处置、回应、分析机制,突出抓好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通过强化整改、问责、宣传教育,倒逼前端营商环境的优化,从而构建起常态化的营商环境问题处理长效机制;“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12345”市民热线等社会监督渠道的畅通,接诉的效率、效果至关重要,充分体现了政府服务效能。

如可以借鉴北京市接诉即办立法的成功经验,以法规的形式建立起市场主体、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赋予一线窗口单位、基层更多权力,下沉工作力量,为诉求办理提供制度保障;在理顺基层治理的基础上,深化主动治理,推动“未诉先办”。

此外,连介德表示,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专家等社会各界代表人士组成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督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在履行民主监督的同时,为市场主体纠纷化解、行政管理法治化、政策宣传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服务;通过参政议政强化基层民主,发挥基层议事机构的作用,运用民主协商机制,及时了解、反映市场主体、群众的需求,汇聚全民智慧,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配套设施】

省政协委员吉小妹:

加快完善园区租赁办公楼建设

省政协委员吉小妹在提案中指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稍显滞后,导致政策出台与服务配套衔接脱节。一是部分园区的人才住房配套不足,企业进驻后难以解决员工的住宿问题;二是园区的办公条件尚不足以满足企业的入驻要求;三是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兑现有一定的滞后性。

吉小妹建议,营商软环境的建设离不开服务配套设施的跟进,包括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一是综合服务平台应包括企业业务的办理、创新产业平台的搭建;二是加快人才住房的配套建设,给予来海南创新产业的人才安心创业的居所;三是加快完善园区租赁办公楼宇的建设,为有需要的初创企业等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四是承诺给企业及人才的补贴和优惠税收政策等福利要及时跟进兑现。

【关键词审批体系】

省政协委员蒋泉来:

推行精准贴心一站式服务

省政协委员蒋泉来在提案中指出,自贸港在发展中更应高度注重提高执行力、优化营商环境,追求高效精简的监管模式,以高效执行力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活力,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安全感。

蒋泉来建议,要强化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理念,增强涉企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涉企工作人员要切实改进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不断加强学习,熟悉国家及自贸港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增强服务本领,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咨询服务并集中快捷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积极主动为公民和企业办理各类事宜,提升办事效率和水平。对极个别遇到问题不给企业解释的机会又不与企业沟通,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庸政懒政怠政不作为涉企工作人员进行专项整治。

积极推行精准贴心服务,推行“一次性告知、一窗受理、一站办结”的一站式服务。避免因政府服务人员及部分主管部门服务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等,导致各企业单位反复报送或多次到企业进行问题协调,影响执行效率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积极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简政放权,提高效率。自贸区建设更应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由企业参与并进行相关行业的多方调研,不搞一刀切,多为企业着想,为企业提供便利。更应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让涉企政策更接地气,更贴切于实际。

加快建设全省统一化、标准化、可预期、便捷的行政审批体系,加强项目审批过程中各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衔接。主管项目审批环节的各部门之间应加强良性互动和沟通,有效提升审批部门之间衔接的工作效率。简化证照资料,凡政府印发的文件、证照不要求公民和企业提供,凡已提供过的文件、证照不要求再次多次提供。

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转型,把营商环境的改善纳入各级政府人员的考核并进行实际有效的考核,优秀的优先提拔并重用。

【关键词商事主体】

省政协委员冯川建:

应完善“海南e登记”系统“过程纠错”功能

省政协委员冯川建在提案中指出,商事主体设立、变更和终止均需所在地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审核通过,并登记于商事登记簿方为有效,是企业等商事主体从事市场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商事登记是否规范、高效、便捷已经成为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海南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制度设计、登记系统、申报审核流程和时效都不尽如人意,企业体验不好,获得感不强。

冯川建建议,商事登记核准严格落实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审批审核机构“法无授权不可为”。在企业名称核准和经营范围审核审批,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办理。只要符合国家关于企业名称核准的相关法规,没有违反宪法和相关法规,没有侵犯其他市场主体知识产权,即可核准通过。经营范围只要符合企业行业类别,符合监管要求即可自行设定。

二是“海南e登记”商事登记经营范围设定过于僵化,现行管理系统有待完善。冯川建认为,应完善“海南e登记”系统“过程纠错”功能。现行商事登记系统增设审核审批流程返回上一级操作程序,强化靶向治理,进一步惠企便民。“‘海南e登记’商事登记管理系统缺失过程中的‘返回’操作,致使企业在申请审批中一旦材料被驳回,申请提出、资料上传、网络核验等所有环节都全部要重新来一遍,既耽误时间影响效率,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冯川建建议优化修改“海南e登记”商事登记管理系统,增设审批流程中的“纠错”功能,对于个别环节材料缺失或因前台审核人员误判、误操作导致企业登记事项未审核、未通过,甚至驳回的情形,经审核经办人上一级权限管理人或审核机构负责人审核核准确认可以返回上一操作。这样有助于及时纠错,增强时效,避免企业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行政资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三是因具体审核人员的法律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水平不够、操作技能不熟、工作态度不端、服务意识不强导致的认知局限和疏忽,在商事登记实务处理中往往出现疏漏和误判,对相关法规法条的片面理解,甚至一知半解,就茫然做出处理的操作环节无法返回上一环节处理,致使市场主体要全部重走一遍流程,一方面时间成本巨大,另一方面造成了海量资源的浪费。

冯川建认为,应强化政务经办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和业务技能培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政务窗口受理业务,具体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代表着市场监督部门的整体素质、行政水平和业务水平。其在登记事项办理中的专业水平是其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法律知识和市场监督部门的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的掌握情况和熟知程度的外化表现,也影响着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体验感受和评价。

为此,建议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政务窗口工作人员的遴选、培训和督察督导工作。把窗口选齐配强高素质业务精兵强将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好抓实,把岗前培训于岗中素质提升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切实增强业务一线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文章来源:海南特区报)

标签: 加速度 营商环境 省政协 机制 典型 事例 建议 两会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