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侠本报记者徐文智
2021年,陕西省渭南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消费者知晓度、关注度和参与度持续提升,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载体类型愈发丰富,公正公平的放心消费市场环境逐步成熟,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在示范县区引领下已经市县全覆盖,全市共认定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612家,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成效斐然。
有声有色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2021年初,渭南市市场监管局统筹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全局,谋划全市消费环境高质量发展,在2017年版《渭南市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基础上,再次印发《渭南市市场监管局关于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重新规划了全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发展蓝图,为28个放心消费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提供了新工作遵循,在全市范围内对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推进、再部署。
该局启动放心消费示范县区创建工作,确定临渭区等7个县区为先期试点单位,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合阳县等县区运行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进一步促进经营者的诚信经营;要求参与创建的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建立健全维权服务站点,全年新建消费维权服务站509个,消费纠纷和解台3612个。
渭南市市场监管局还制定了《渭南市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指引(试行)》,发布了渭南市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倡议书,全市12个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工作。
加强宣传提升放心消费创建知晓度和参与度
自2017年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以来,渭南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将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先后制定印发了《渭南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宣传工作计划》及相关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宣传工作的通知文件12份,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创建宣传活动。
渭南市放心消费创建办确定了“诚信渭南放心消费”作为全市创建主题,借助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周、质量月等活动大力开展集中宣传,宣传内容紧密围绕示范企业和示范行业的公开承诺、创建成果以及放心消费创建理念、维权法律法规等,营造了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据统计,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以来,渭南市共举办放心消费创建宣传培训2309场(次),受训工作人员和企业代表46325人次,印制放心消费笑脸花、年画、海报、手册等宣传品358万份(册),全市创建活动社会知晓度、关注度和参与度均达88%以上。
健全机制丰富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载体
渭南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作用,强化组成部门之间消费者投诉转办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了各级各部门的投诉网络,完善了先行赔付、首问负责、小额纠纷快速处理、绿色通道等长效维权工作机制。同时,规范投诉受理调处流程,提高投诉处理质量,建立了“一条热线、一个平台”的消费者投诉举报体系,完成了与12345快速响应平台的对接,实现了消费投诉纠纷快接快处,对消费者投诉处理办结情况实行月通报制度,做到每一起投诉有登记、有处理、有结果、有回音。
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各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612家,创建活动单位消费维权网络覆盖率达到93%以上,消费者投诉的办结率达到97%以上,消费者对投诉处理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
示范引领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市县全覆盖
渭南市市场监管局按照“点线面结合,分类指导,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的放心消费创建步骤,不断拓宽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涵,形成创建合力。创建初期,渭南市放心消费创建办以富平县、高新区、经开区等5个县区作为放心消费创建试点县区,先行探索,先行示范。富平县率先在全省启动放心消费创建工作;高新区在汽车行业开展“诚信经营树形象,放心消费在高新”为主题的承诺活动,制定了全市汽车行业的创建标准;经开区在全区3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消费者投诉站,方便农村消费者投诉,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渭南市各级放心消费创建办与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了常态化联络制度,加强投诉信息共享;强化部门联合执法,与公安、农业、文旅、商务、网信、邮政、银保监、海关等部门联合开展相关专项市场整治。富平县、大荔县、合阳县等地创建办联合各成员单位积极推荐申报各自行业内的放心消费单位(街区、景区)达286个。
2022年,渭南市市场监管局将以“人民群众是否真正放心消费满意消费”作为衡量和评价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笃行不怠,努力推动全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
(文章来源: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