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岗做销售、转行开滴滴 地产投拓人的2021年又忙又焦虑

2022-01-03 12:33:43

不拿地反而比过去更忙

「编者按」:2021年,房地产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近600次调控政策落地后,行业一改过去蒙眼狂奔的发展状态,逐渐向平稳、健康的方向转型。

在此过程中,许多地产人的命运发生改变,有人在大浪淘沙中挥手告别;有人初心不变选择坚守。

针对行业变化,时代周报推出《地产人这一年》专题,记录大时代下地产人们的不同命运。

在房地产行业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决定着公司的发展与壮大,决定着是否抢占先机,拿到比同行更加充足的“弹药”(土地),他们电话里分分钟谈着几个亿的生意,白天写报告,晚上陪大佬们谈天说地。

自2017年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开始,投拓岗逐渐成为各大地产企业最吃香的岗位之一。在黄金时代,投拓线主要负责项目的筛选和评估,工作围绕着拿地的各个环节展开,为房企的规模征程提供弹药和粮草,是房企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

民营房企不惜重金挖角,实在是挖不到投资部的人,前策和开发报建转岗而来的也能接受。在不少人眼中,能进投资部就意味着高薪,而且轻松,能接触不少人脉资源,有点土地信息,也能干投资。

然而,伴随着房地产行业这一年以来的深度调整,看似光鲜亮丽的投拓人,实际上却过着内心苦闷和动荡不安的一年。由于行业资金面紧缩,营销和抓销售回款回到C位,看似只会“花钱”的投拓成为每轮人员优化和缩减时,首当其冲被优化的部门。

多家头部房企面临调整

以往的百强房企拿地毫不手软,今年却至少超30家房企未出现在拿地金额百强榜单中,不少头部房企拿地金额同比收缩50%以上。

有研究机构发布数据,今年前11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同比降近两成,TOP 30房企新增货值门槛同比降四成。其中,11月拿地总额创下今年新低。

12月30日,沪上某房地产研究院研究人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应对今年土地“两集中”的供地模式政策,不少房企从年初开始便大刀阔斧地招聘投资人员,等到第二批集中供地对拍地资金都要求自有资金之后,才发现没钱拍地了,企业内的投拓人员因此又过剩。

生存法则改变,组织架构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变化。10月14日,中梁地产集团就曾下发一份通知,在山东区域公司开展试点,要求投资条线人员到营销轮岗。

10月25日,旭辉的一份通知在网络流传,通知要求投资人员到滞重项目轮岗1个月,并要求投资线的“旭日生”到销售案场轮岗3个月。

90后投拓人张月所在的房企,也在年底12月对投拓部门开始进行调整。

“上海四大名校毕业,毕业后就一直在TOP 10房企里工作,拿着不错的薪水,是被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直到听说公司要大规模进行人员调整时,才觉得一切都是泡沫。”刚刚经历了裁员风波的90后投拓人张月向时代周报记者诉说着自己的经历。

从管培生到投拓岗,张月曾经是潜力无限的新人。但2021年12月初,张月所在的企业发生了一系列负面消息,“吃着别人家的‘瓜’时,突然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瓜’。”张月形容道。

缺钱,公司选择裁员。

据张月透露,现在公司每个区域就留1~2人的投资编制,其余的人全部都要优化,部分人员将主要负责资产处置以及政府关系维护。

过去,张月从事的工作是为房企区域公司撰写投资分析调研报告。“投拓部门的工作很聚焦,专业性也很强。”张月评价道。

如今,随着各项调控进入深水区,保持现金流才是王道,节衣缩食、收缩投资成为开发商过冬的标配。昔日最吃香的投拓线,在起伏的周期中逐渐黯然。

“如果跨行跳槽,思来想去,我文笔还不错,是否能找个媒体的工作?”张月反问时代周报记者。

不拿地反而比过去更忙

2021年对王冕来说,分成了两条清晰的职业轨迹。

5月份之前,他在一家TOP20民营房企负责投拓工作;5月份之后,他跳槽去了一家国资背景的房企,收入比跳槽至民企要低一些。

“但好在比较稳定。说实话,我如果当时不走,有可能会安排轮岗去做营销。”王冕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据王冕了解,前同事当中,有被要求调岗至呼和浩特销售置业顾问的,也有被优化之后,暂时跑去开滴滴过渡一下的。

“我有一个好朋友,回自己老家,承包了不少运营性质的大巴,每天去景点拉客赚钱。还有一个朋友,接过了家里的电商生意,看上去做得还可以。”王冕说道,这些转行已经完全和地产无关了。

但王冕还想留在行业内。

自2016年入行接触工程,到2017年中旬接触投资,再到2019年研究生毕业正式入行房地产,王冕已经是一个入行多年、经验丰富的“投拓老人”了。

一开始他入职的是一家快速发展的民企,负责的城市是杭州,工作内容主要就是负责对招拍挂的所有土地进行研判,然后出具地块调研报告,并上报集团来决定是否能参与竞拍。

跳槽到国企后,王冕仍然负责土地的研判工作,同时也需要关注收并购项目的研究工作。

“感觉今年的工作比往年难了起码三倍。”王冕说道。由于长三角不少城市第二、第三批集中供地规则都发生了改变,要熟悉新的招拍挂流程,工作节奏变得更加忙碌。

据王冕介绍,以前碰到比较差的地块,可能会选择性忽略,但如今行业大环境影响下,公司会要求员工把自己的基本功做好,夯实内功,会要求覆盖所有的地块研判,反而比之前更忙。

“在第一批次集中供地时,还没有特别明显的感觉。真正让我感到为难的是在第二批次,当时按照政策要求,不少长三角城市都开始严查开发商拍地资金来源,必须提供自有资金证明。”王冕表示。

“房地产原本是一个金融游戏,原先很多的土地款、甚至保证金,都是从金融机构借来的。现在只能拿着自己的销售回款去拍地。”王冕说道。

投拓岗人员严重过剩

同样感受到变化的,还有在全国前20强国企开发商任职投资经理的张默。他主要负责协助及评审分管区域投资拿地工作,以及投资线条数据管理标准化工作等。

“2021年上半年,跟往年没太大区别,但从8、9月份开始,行情逐渐下降,各地区公司能够往集团报审的项目明显减少,到年底几乎就没有太多投资专业评审会了,更多地偏向于做些内控及标准化的工作。”张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张默进一步表示,很多房企从今年下半年就开始不拿地了,特别是民企。之前疯狂拿地,投资岗位扩招,现在都面临人员过剩的问题。

冲刺销售目标是房企的首要任务,抓回款成为任务调度的优先级。与此同时,多家房企表态将审慎投资。包括万科、碧桂园、融创、阳光城、富力在内的房企均表示将减少投资力度,甚至停止了拿地。

张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很多投资口的同行被调去一线公司,或者转营销岗。“但做投资和做销售是两码事,转岗也只是暂时保住工作,后期如果销售业绩不达标,一样得走。”张默说道。

“我司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裁员情况,但是组织架构会有优化调整。”张默表示,作为公司的管培生,他还是倾向于在地产行业深耕发展,静待春天。

(应受访者要求,张月、王冕、张默均为化名)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标签: 地产 销售 滴滴 行业 编者按 房地产行业 大变局 蒙眼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