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驻中行镇以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迅速开展系列工作,抓住契机、依托优势、找准定位、形成合力,促进惠民项目落地落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村民饮水安全有了保障
“石英砂下午到位,池子即将完成封顶。”一大早,中行镇政府大楼三楼驻镇工作队办公室里,工作队员、仲石村第一书记张平山就跟队员分享仲石村饮用水二级过滤池项目的进展情况。
近段时间以来,该工程是工作队重点关注的项目。工作队进驻镇里后,了解到仲石村在2019年底完成了集中供水工程,改善了村民用水难的状况,但是村民屡次反映自来水时有浑浊,尤其是每逢春天雨水多的时候,更是泛黄有沉淀,无法饮用。
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工作队实地走访后认为,在该村总饮水池旁新建一座二级饮用水过滤池是最有效的办法。经沟通争取,项目由帮扶成员单位县民政局支持大部分资金建设。如今,项目顺利推进,即将投入使用。“这池水可是能够惠及我村300多户1500多人的呀,这下好了,大伙儿饮水安全有保障了。”仲石村村委书记张学炉高兴地说。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小项目带来了大民生。“我们紧盯民生需求,并以此为切入口,引进项目改善发展短板。”工作队队长黎仁宗介绍,驻镇五个多月以来,队员迅速完成身份转换和工作对接,以调研员的角色全覆盖深入该镇6个行政村,走访当地群众,认真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摸清镇村家底,为精准施测理清了思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村集体增收多了渠道
冬日晴天,儒地村村委会顶楼,一排排整齐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儒地村委22kW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光伏项目建设时间短、见效快、收益稳定且周期长,运营维护成本低,易于管理。”来自帮扶成员单位平远供电局的李建军介绍,为充分发挥单位资源优势,工作队自7月起便开始谋划光伏产业帮扶事宜。
首个试点选在哪里?经过多次探讨,为更好发挥项目效益,增加村集体收入,工作队与中行镇党委政府最终一致敲定,将项目地点选择在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儒地村。
8月对光伏项目节点进行管控,9月完成项目申报,11月取得县发改局批复并进场施工……数月的实施后,项目即将完工,预计12月20日实现并网发电。“以后每年能给儒地村带来约1.3万元的集体收入。”李建军说。
镇村要发展,关键在产业。“该项目的落地只是个开端。” 黎仁宗表示,围绕“保障充分就业、提升产业效能、增加群众收入”的目标,工作队积极谋划中行镇产业振兴发展思路。“下一步,我们要立足当地的产业基础和传统优势,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放在关键位置,用好用活帮扶政策和资金,积极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地,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