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制度供给的两个“一公里”

2021-12-13 12:10:57

李克强总理近日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要求为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会上强调,地方和部门出台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采取运动式、冒进式、一刀切的措施,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保证工作实效。

一项事关多方的公共政策,要很好地被各方接受,顺利推行并取得工作实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近来,一些地方的一些政策措施,特别是一些应急性措施的出台,引发一定争议,就体现了这种复杂性。

引发争议的政策,不一定都是坏的政策。有的可能是政策设计本身出了问题,有的可能是犯了运动式冒进或脉冲式执行的错误。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有些政策措施来得突然,之后又悄然缓释、化于无形,让人无法预判、把握和响应。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我们可能身处一个“理解成本”较高的社会——被他人理解、理解他人,都很难。而且,这个“理解成本”,成为了某些领域的制度成本,有一定的顽固性,削减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问题就在于,当你相信一项政策是好政策的时候,怎么让别人也相信?

一方面,有些政策,需要专家去解读,需要机构去宣讲,需要媒体去广为传播,需要充分地解释转化。但并非所有的政策都如此。特别是直接关乎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切身感受和利益的政策,为什么不能在一开始就平实、朴素、浅白、通俗一点呢?宏观的太多,抽象的太多,“八股文”太多,“原则上”太多,高大上和文绉绉的太多。端着架子、板着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贴合丰富、生动、具象场景的细则、实操办法,很欠缺。真心希望需要“翻译”的政策越少越好。

另一方面,一部分“自媒体”倒是高度敏感,蹭热点、带风向,但是经常把经念歪,曲解政策措施的初心。在个别地方、个别领域,“塔西佗陷阱”阴影挥之不去——不管职能部门说什么做什么,经常被舆论默认为说假话空话,被冤枉为做坏事。如果新政、新策“界面”不宜人、“接口”不友好,市场和社会主体往往“宁可信其弊、不愿信其利”。

这就是政策创新或制度供给的两个“一公里问题”——“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这两个“一公里”不解决好,久而久之,供给端和接受端之间会产生间隙,甚至鸿沟。如果两端都有情绪,都觉得委屈,难免就会抬高综合治理成本,拉低经济总体效率。必须要从这个高度和紧迫性,来看待好政策“不被理解”和“不理解”的棘手问题。

所谓打通“最先一公里”,就是要求政策创新者或制度供给者走出办公室,走进生产线,走进大街小巷,到现场去“智敏”感知社会和市场主体的诉求,和受众同频共振,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答案往往在第一线,在群众的吐槽和抱怨中。一定要摈弃“我认为”“我感觉”“我想象”的作风,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在约束条件下拿出建设性的预案,几上、几下,反复交互,凝聚共识,再形成最后的方案。

打通“最后一公里”,就是解决方案要让群众听得到、看得懂、够得着、用得上。唯有如此,大家先有参与感,再有获得感,有需要的人自然会起而行之,避免政策空转、制度闲置,并在过程中迭代优化、动态优化。

政策、制度、方案,往往是被群众的需求pull(牵引)出来,论证成型后,再push(推送)给群众。畅通传导机制、优化互动机制,是重中之重。尤其在跨周期、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更要上下结合,共识先行。都说信心贵如黄金,但是信心从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源于纵向、横向、斜向的交互。

有些第一时间似乎让人费解,或者感觉很突然的措施、指令、导向,背后基本具有合情合理合法的理由。然而因为信息不对称,社会和市场主体不掌握决策的逻辑,于是产生了误会,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不妨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尽量把逻辑、场景摊开来,把变与不变都呈现给大家,以提高工作实效。不能让全社会去猜,因为信心和共识,容易在猜疑中被打折扣、被熔蚀的。

举一个对待民企的例子。“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可谓一锤定音。这个重要论断,应该足以化解一切的“不被理解”和“不理解”,但是舆论场上还是杂音迭出,我们要深刻反思啊。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标签: 供给 一公里 制度 工作 总理 地方政府 负责人 座谈会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