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街道产业经济正实现快速崛起 产业布局视野愈发宽广

2021-11-23 13:21:06

推动台载体升级夯实实体产业基础

作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南湖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区块,余杭街道围绕“创新创业”桥头堡战略内涵,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服务保障重大台项目落地建设,紧扣“孵化-加速-产业化”接力式创新链条,招引培育新兴产业主体,集聚发展新动能,助力打造全域创新策源地。

依托菜鸟网络总部、5G创新园、人工智能小镇等重大台项目,余杭街道不断激发活力服务台发展,特别是紧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产业领域,集聚发展要素,发挥虹吸效应。据统计,今年1-9月,余杭街道完成总投资22.5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69亿元;1-8月,完成财政总收入22.22亿元,经常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均为10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25.81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23.45亿元,规上企业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7.91亿元。

余杭街道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夯实实体产业基础,敞开项目建设之门。紧紧依托和服务保障未来科技城,积极实施“大孵化器”战略,深挖土地存量及空间存量,排摸工业园区内用地与厂房,锁定存量闲置空间资源,分析地块建筑效益,积极推动各园区提升改造,扩大创新空间面积,现已腾出存量空间17处、13.24万方米。加快打造未来科技城义桥产业化示范园区,园区一期已基本完成招商并成功认定杭州市级孵化器,园区二期招商稳步推进中,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现已排摸存量空间8.79万方米,用于承接未来科技城溢出项目,上报新引进项目13个。如今,义桥产业化示范园区综合服务不断完善,结合数字化管理模式整体提升管理效果,基础物业、生活资讯、人力资源、资产办公、政策通知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拓空间增张力,强培育增实力,引成果增活力。可以说,余杭街道“三力共振”激发了产业科技创新源动力。通过政策扶持和深入挖潜,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加强对各类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今年以来,申报杭州市研发中心6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6家。截至9月底,已完成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22件,专利授权总量1355件。通过科技创新台建设,大力发展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的新型研发组织,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台、科技风险投融资台、产学研结合台等,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参与产业合作研究,形成“科研—开发—产业化”创新链,实现科技创新台资源共享。

在产业培育方面,余杭街道注重以“数智”助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积极探索打造“未来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引领带动数字产业化转型。目前,申昊科技机器人项目、纤纳光电薄膜光伏项目加快推进,钱江制冷年产3500万台压缩机设备项目已竣工,沪宁电梯部件新建项目已投产。

立牢经济发展主心骨,余杭街道以贴心服务激活发展引擎,提供“管家式”服务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联企服务对接,抽调街道中层以上干部领衔包干,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针对企业痛点开展“一对一”驻企专享服务。运用物业管理模式提升园区品质,引入第三方服务单位完善工业园区管理,并结合数字化管理模式整体提升工业园区管理效果,为承接新产业奠定园区服务基础。

“招用育留”组合拳服务高层次人才

服务好创新人才,有利于增强创新产业与属地的黏。作为承接未来科技城创新产业溢出区域,余杭街道努力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等方面担当作为。实行“招用育留”精细人才服务,为项目引进、企业发展赋能增效,密切联系9家院士合作企业、92家国高新企业、1家上市企业及10家培育上市企业。今年新增认定区高层次人才139人(B类8人、C类2人、D类16人)、高技能人才400人。

年来,余杭街道始终牢固树立“大人才”理念,既重项目前期保障,更优人才全程服务,通过定机制、精服务、优台,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以精细链式赋能做优人才生态。不同层次的人才在整个创新生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顶尖人才专注技术攻坚、领军人才掌舵企业发展、青年人才实现项目落地。针对已经认定且引进的人才,余杭街道瞄准人才诉求重点,提供出全方位精细链式服务。其中的秘诀就是——“贴”字诀,以问题导向“贴合实际、贴距离、贴心服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打造走亲连心“三服务”2.0版。一方面,针对人才政策品类多、细则多的状况,分层分类自制政策集锦,梳理了高校毕业生招引政策小贴士、防疫惠企28条小读本等,累计发放2500余册,缓解了“政策讲不清、人才看不懂”的难题。另一方面,结合“全域创新66条新政”“新制造业计划”等政策热点和重点,专题举办政策研会、宣讲会、座谈会暨文创Talk等,承办浙江省青年数字经济“鸿鹄奖”等活动,借助专业力量为企业人才提供“定制服务”。

此外,余杭街道还依托辖区产业优势,综合运用AI、XR、5G等前沿技术构建“科技芯”,率先探索开启党建机器人、模型交互党史学教育、AR城市红色印记等创新体验,打造智慧远教体验馆和党员人才“红色能量站”。

随着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快速发展,众多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入驻集聚,余杭街道快速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创业人员,其中部分园区直接承接了未来科技城溢出的项目。截至目前,通过现场协调、部门沟通、跟踪回访,“店小二”亲清服务员已帮助解决企业各类难题40余个。街道各办(中心)“组团”提升人才服务专业度,上门为企业人才解决需要当面办理的事项,今年已累计收集解决问题125件。

重大项目强势牵引为产业提供支撑力

担当新使命、实现新发展、展示新气象。今年以来,余杭街道围绕“三高地一基地”产业发展要求,借力“翱翔计划”,主动对接未来科技城溢出资源,紧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产业领域,集聚发展要素,发挥虹吸效应,构建配套融合、错位互补的产业链条,加快打造未来科技城义桥产业化示范园、鲲鹏AI产业园、钱江智能产业园,重点推进钱江压缩机集团年产5000万台制冷压缩机、菜鸟网络总部及产业园、纤纳光电、申昊科技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产业经济的进一步提振为余杭街道古城繁荣复兴增添了无限想象。

其中,菜鸟网络总部及智慧产业园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421亩,总建筑面积约90万方米,分菜鸟总部园区一期以及产业园一期、二期,预计将分别入驻员工1万人、租户3万人。作为菜鸟网络全球总部及阿里经济体、菜鸟上下游产业集聚园区,该项目将结合阿里巴巴、菜鸟网络自有业务场景,重点布局科技物流、智慧物流,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相互结合、研发与应用相互促进的产业聚集新高地、产业园区新典范、产业发展新引擎。

杭州钱江压缩机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最专业的制冷压缩机研制基地之一,连续4年通过“浙江制造”品牌认证。截至目前,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2.5亿台。该公司新建占地236亩的制造基地预计于今年年内投产,将促使集团制造业再上新台阶,实现年产5500万台智能环保、绿色节能制冷压缩机生产能力。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钙钛矿新材料光伏技术领军企业,是未来科技城“鲲鹏计划”首批入选企业,致力于钙钛矿前沿技术、钙钛矿材料研究、相关产品及高端装备的设计研发、低碳制造和市场化应用。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科研台,致力于服务制造企业转型,在机器人智能巡检、工业设备在线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集聚大量创新人才、企业和台,余杭街道产业经济正实现快速崛起。随着产业布局视野愈发宽广,厚植创新生态的余杭街道正在为创新能级质的飞跃积攒更大的底气与实力。余杭街道上下正凝聚发展合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更多企业、更多人才提供筑梦、追梦、圆梦的沃土。

(徐赣鹰沈海松)

标签: 产业布局 产业经济 快速崛起 创新生态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