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证券交易所敲锣开市。公募基金已做好充分准备,静待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钟声在北京鸣响。
基金行业憧憬北交所这块崭新的“试验田”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气象,也将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北交所投资,满足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需要。
投研资源配备大幅加码
9月2日北交所宣布设立以来,公募基金积极行动起来,集结投研人力及相关资源,参与新三板精选层企业研究。
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多家基金公司,基金行业已整装待发。
基于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中欧基金设置了专门的中小市值研究团队,对于即将平移进入北交所的精选层企业做了充分研究,深度挖掘投资机会。
汇添富基金则为投资研究北交所上市公司配备了多名具有丰富投资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和投资人员。
广发基金基金经理吴远怡介绍,“公司为北交所主题基金安排了擅长‘专精特新’成长风格投资的基金经理。投资研究人员多次参与北交所相关培训,深入了解交易规则及法规政策。”
按照现有的行业分类,博时基金对三板精选层、北交所拟上市标的进行了梳理和研究,选拔投资经理先行先试,为整个公司在北交所的投资积累经验。
大成基金高度重视北交所投资机遇,精选能力圈契合的基金经理以及产业研究能力优秀的研究员组成专项小组,深度挖掘投资机会。
万家基金基金经理叶勇表示,全部北交所公司都将纳入万家现有的权益投资研究体系,按照行业划分,由研究员进行跟踪覆盖。
另外一些在新三板投研方面有多年积累的公司,仍在不断扩充投研力量。
南方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雷嘉源介绍,南方基金有7年的新三板投资经验,研究员将对北交所公司进行全覆盖。“南方基金将结合时间安排进一步加大北交所投研资源的投入,包括但不限于对现有精选层挂牌企业的再次全面覆盖。”
北交所开市前,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大成基金和万家基金旗下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已经获批。
尚未有主题基金获批的公募,也在不断提升投研力量,针对北交所的制度设计摸索适合的产品和投资策略。
红土创新基金介绍,公司做了两方面的准备。研究方面,公司新三板投资部研究员积极学习北交所相关政策,同时和各大券商及基金公司进行交流,寻找优质标的进行研究覆盖。公司还进行了研究前移,对拟在北交所上市的新三板公司进行多维度扫描,寻找潜在优质标的。“资金募集方面的准备,公司在和各渠道沟通,拟于近期成立产品募集资金,专门投资于基础层创新层公司及未来的北交所上市公司。”
对于参与北交所投资的途径,光大保德信专户权益投资部投资经理毕成表示,“我们密切关注北交所的投资机会,对参与北交所投资的方式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二级市场买入、打新、定增等方式。”
公募憧憬新气象
北交所宣布设立以来,机构投资者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公募基金对于未来北交所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不少基金经理表示,北交所开市后,上市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有望形成专精特新产业集群,带来重大投资机遇。
“北交所开市后,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进,相信北交所会迎来新的气象。”红土创新基金相关人士表示。
事实上,从精选层运行一年多的情况来看,市场对于具有“小巨人”潜质的公司相当看好。
吴远怡介绍,大部分精选层公司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赢得了口碑,流动性也在不断向好。从数据来看,龙头公司的日成交额在1-2亿元,未来流动性还有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新三板开户数约160万。参考科创板的情况,开板时开户数超过300万户;北交所的门槛降到50万,预计北交所投资者开户数相比科创板会大幅增长,也将为流动性提升创造较好的条件。”
中欧基金介绍,在积极研发参与北交所投资的产品。北交所是与沪深交易所并列的三大交易所之一,符合大多存量公募产品的投资范围。近来,众多机构客户非常关注公司的基金产品是否可以参与北交所投资以及何时参与,显示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
万家基金基金经理叶勇表示,与之前非常审慎的态度相比,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对北交所关注度大幅提高。第一,设立北交所,与原先的新三板精选层相比,在顶层设计上、法律上有了历史性变革。北交所明确定位为“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将新三板公司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第二,经过精选层的过渡,股转系统积累了丰富经验,已经构建了一整套完善的二级市场交易所的制度安排,在不断改变机构投资者的态度。第三,精选层开板一年多以来,大部分公司股价低开高走,走出了与沪深新股完全不一样的走势,引起了机构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