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云以“11·11”为“产业跳板” 挖掘千行百业的适配密码

2021-11-12 20:58:14

一年一度的“11·11”是消费者的狂欢,亦是科技大厂将平日暗藏于幕后的技术能力集中亮相的时刻,高效的中后台系统成为保障“11·11”顺畅的中流砥柱。

“随着数实融合趋势加速,”11·11“的底层逻辑也在变化,促进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京东”11·11“也正在带动和惠及更多产业,驱动实体运营向数字化运营转变,加速更多行业的数智化进程。”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表示。

在支持多个“11·11”的过程中,随着技术不断蜕变迭代,京东云沉淀的丰富的数智化实操经验正在加速走出京东,渗透千行百业。

根植京东“11·11” 催化技术蜕变

今年京东“11·11”高潮期前10分钟,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已经同比提升124%,连续数小时处于高位。与之前的京东“11·11”相比,晚8点开场的变化带来了规模更大、持续更久的脉冲式流量高峰,也使系统稳定性受到了更加严峻的考验。

作为连接着5亿多人群、900万SKU商品和几十万品牌仓的平台方,交易显然是京东发展的第一曲线,支付体验的顺滑也是技术的最直观表现。

“京东‘11·11’这样的关键时刻会短期涌入庞大流量,必须能够在这个时间段提供上一年同期数倍的能力,否则就有可能会出现支付不顺的情况,影响用户体验、也影响商家的销售情况。”高礼强表示。

据了解,随着近年来持续对支付链路升级,虽然如今“11·11”的工作复杂度相当于2015年的几十甚至上百倍,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京东云实现了一套不强依赖数据库、高可用的多中心、易扩展的架构,具备7×24小时不间断交易能力。利用动态规则拆分算法专利,京东云可以解决海量数据对账问题,15分钟以内即可完成5000万笔以上的交易对账。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做到了降本增效。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随着每年“11·11”的规模不断刷新,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技术的价值一方面在于保障,另一方面则在于为“11·11”的产业链条参与方带来变革。

事实上,在最终下单成交一刻前,商家备货、物流仓储,供应链金融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数智化的支持。当SKU(库存量单位)扩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数字化的运营方式不可或缺。如何让供需两端的匹配效率提升、如何解决更多行业的共性个性问题都为“连接方”提出了新要求。

本次“11·11”是中小商家参与数量最多的一年,对于很多中小商家来说,如何助力减轻资金压力盘活库存?

京东云打造的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针对本次“11·11”就提供了包括京保贝、京小贷、金采、动产融资、企业主贷等一揽子服务。例如京小贷面向商家提供信用融资服务,全流程线上操作,可以一键放款、即时到账。而“动产融资”则可以解决大额资金周转问题。

据了解,京东“11·11”期间,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联合金融机构累计提供超3000亿元资金支持,其中京小贷信用贷利率优惠低至5折,“11·11”期间专项提额最高授信100万元,同一企业最高贷款额度达到300万元。

除了科技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渗透,而在重构供应链上,C2M反向定制模式已经开始真正对产需关系进行重建。

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复杂的仓储作业自动化和精准化至关重要,是京东物流已经在全国运营了1200所仓库的意义所在。据高礼强透露,从物流来看,京东目前已经搭建起一体化供应链。在“11·11”期间京东物流通过系统算法、供应链计划等方式把商品部署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我们实现了300个城市的分钟级送达。

品牌制造商与京东之间的密切信息交流与供应链上的协同不单单是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更是促成整体运营效益提升与库存周转率提高的关键。

“京东运营模式以自营业务为主,简单而言就是‘一采一卖’,我们从供应商处采购,进而销售。这种模式下,我们对于提高库存周转率、提升效率方面深入研究,比如与品牌商之间联动,帮助品牌制造商理解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喜好。只有对消费者需求做深入的洞察,才能生产出满足消费者心意的产品,减少无效产品的生产,以及在仓储物流环节中的滞留问题。”高礼强透露。

据了解,通过以消费者需求串联起供应链安全,C2M可以将消费信息和生产环节直接嫁接,使消费者需求直达工厂,用数字技术帮助品牌商研发新品,更加能够生产爆品。结合全AI驱动的反向定制系统,京东已经形成了趋势洞察、反向定制到创意设计、新品仿真、智能生产、试用、众筹到新品首发的方法和路径。

除了重视商家部署,京东在用户体验方面也没有放松。在京东及商家SKU的在“11·11”持续增加的过程中,更多数字化的手段及技术支持开始被应用其中,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京东的”11·11开场10分钟,京东智能客服累积咨询服务量超过了181万次,同比增加了165%。

此外,京东云AI智能控温、机器人巡检等自研技术实现了绿色高效的计算,目前已经规模投入了2021年“11·11”服务的数据中心,借助液冷等领先技术可以实现全年运行PUE低于1.1,基础设施能耗节省了30%,碳排放总量减少10%。

可以看到,时至今日,“11·11”追求的价值已经不仅仅是规模持续放大、SKU持续走高,而是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越迁。这场营销盛宴正在引入更多理念,通过技术革新优化运营成本,纳入更多小微企业商家、按需生产、减少积压浪费与节约资源,精准预测销售的关注,实现供需两端共同实现降本增效。

不止于京东加速适配“千行百业”

事实上,“11·11”的数实融合实践淬炼了技术,沉淀了经验,在带动零售全产业链的技术变革之外,其积累下来的数智化经验、通用技术能力正在借助京东云平台输出,助力金融、能源、航空等多个行业的产业数智化升级,“以实助实”。在此过程中,从交易、服务到科技的三条曲线发展路径更为清晰。

今年7月,京东云首次发布混合云操作系统,提出用数智化的产业思维,打造最懂产业的云。“最懂产业”的自信,不仅在于其能为产业提供数智化的技术,更来源于京东云根植于京东这一融合了零售、物流、仓储等诸多产业类型的复杂产业生态内,对于产业有着天然的洞察。

此前,京东云还提出了“联结(TIES)”产业的口号。TIES构成了京东云产业云的整体优势。TIE代表着数智化联结,京东云更有开放共生的繁荣生态,通过数智化联结助力产业增长。S代表京东数智化供应链衍生的服务,通过解耦京东在零售、物流、金融、供应链全链条能力,为产业提供最增值的服务。

京东云服务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将京东的数智化供应链能力输出产业客户,整合仓、配、分销、供应链金融和丰厚服务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服务能力。这种产业连接的逻辑在于——京东在物流、零售等领域积淀的经验可以在很多产业进行复制和适配——比如在大宗商品运输、航司获客等多领域仍有极大需求。

“我走访的任何一个客户和京东的产业之间都能找到共通。”高礼强说道。“比如能源客户虽然所处行业划分为大宗商品,与生产品、工业品行业有所区别,但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高礼强举了一家航空公司的例子:航空公司与京东一样,都是服务C端的,也需要服务会员,去思考如何异业经营与丰富产品。当我们京东面临并尝试解决这些疑问时,航空公司也同样面临这些痛点。甚至我们与航空公司的客群相当程度时重合的——客户既是京东PLUS会员也是航空公司会员。所以服务行业也会希望能够寻求京东能力的帮助。

“这些共通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面对C端营销方面的共通,以及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比如仓储、供应、产品生产、设计等环节,大家能找到共鸣,寻求整个数字化过程中的技术来帮助到他们。”高礼强表示。

据了解,京东云的客户之一——陕煤集团成立于2004年,是陕西省省属国有大型能源企业,陕煤运销集团是陕煤全资子公司,负责陕煤集团煤炭产品的专业化销售,累计销售煤炭达到了17亿吨以上。陕煤运销集团针对煤炭交易、结算、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数智化升级。

通过京东云帮助搭建的运销云平台,陕煤运销云平台实现数据在线化,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实现业务线上化、应动化、运销流程数字化升级,实现物流智能调度和管理。经过半年多的优化,陕煤运销集团基本实现了所有业务一网通办、资金预警零风险、尾款结算一键化等多项升级。

这些能力和洞察正是在京东生态高运转、高并发的复杂业务场景和需求中磨练而出,然后再寻找不同的产业场景中做二次适配。

“我们经常收到一些疑问:同样是技术公司,京东做的技术有什么不同?京东的系统修改的频率多快?京东系统修改的频率基本按天更新。而行业惯例看,大型企业做一套ERP系统要一年时间,完成之后可能三五年才修改升级,如果系统几年都不调整如何支持前段业务变化?”高礼强直言。

依托京东云发布的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打造的中化能源数字技术服务平台,正在帮助中化能源实现数字化建设统一的应用服务,构建开放融合的数字化技术服务能力,强化各业务部门之间跨系统、跨业务单元的一体化协同管控,逐步实现“端到端”业务协同,助力业务敏捷开发与迭代。

“京东云云舰是第一次将混合云的管理推向了操作系统级别,实现了基础设施最全面、最彻底的统一化管理与调度所以能保障我们系统支撑业务的效果,这种对行业的洞察和能力,是很多传统企业很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最终可以使我们与各行业的客户走在一起。”高礼强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标签: 京东云 产业跳板 百业 密码 科技 能力 亮相 大厂 系统 成为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