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起,联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等机构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并购大会”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总部召开。中国产权协会党委书记、秘书长夏忠仁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全球并购市场持续升温,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并购市场,中国资产管理正式进入新的纪元。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市场空间巨大,产权交易资本市场投资并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将成为投资并购和资产管理的重要投资平台。
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将加快建设高标准、高效率的多元化资本市场,特别是以上海联交所为主体的非标市场全要素交易平台,不断健全服务全球资源配置和全球资产管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2020年,在新冠疫情暴发的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仍卓有成效,概言之是因为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所致。
“全球并购基金在私募股权中的规模、比例不断提高,并购基金作用愈加凸显。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并购基金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表示,当前,中国并购基金发展呈现出形成主体更加多元、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投资方式更加多样、发挥作用更加积极等趋势。并购基金是提升并购市场功能的重要力量,具有扩大并购市场资金来源、构建并购市场重要主体、完善并购市场定价机制、提升并购市场运行效率、健全并购市场服务功能的作用。未来建议从扩大并购基金规模、开拓并购基金资金来源、完善并购市场税收政策、健全并购基金退出渠道以及提高并购基金特别是本土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等方面促进并购基金发展。
“大企业都是通过并购发展起来的,通过并购有利于解决产能过剩后的产业组合、整合;有利于推动企业强强联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避免内部同质化恶性竞争。”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看来,并购要遵循“服从战略、有效益、有协同效应、风险可控可承担”的原则,并购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整合好这个企业,包括并购后的业务整合、机构整合、文化整合和管理整合。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表示,产权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的非标市场,承担着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功能,以产权市场为主体的非标资本市场正在迎来跨越式发展。我国非上市企业每年融资需求在10000亿元以上,而实际融资不到一半,这反映了我国非标市场功能不强、规模不大,但市场需求巨大。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和壮大非标市场。可以说,“十四五”期间,以产权市场为代表的非标市场发展机遇非常难得,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发挥非标和标准市场的协同优势,建设高标准、高效率的多元化资本市场是今后资本市场特别是非标市场建设和发展的主旋律。上海联交所要把握机遇、奋发有为,深化实施“一体两翼多平台”发展战略,力争到2025年,与标准化市场交易场所相呼应,建成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全要素非标市场交易所集团。“十四五”期间,上海联交所将全力提升经营水平及服务能级,重点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化非标资本要素市场平台、综合性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全国非标数字化交易平台、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功能集聚平台等功能板块,继续成为中国产权市场的领跑者。同时,主动携手上交所、深交所两个标准化市场,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型、国际性的并购市场,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贡献产权市场的力量,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中国方案”。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