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职工开展珍贵树种抚育工作。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王军供图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记者/王军通讯员/周轩) 11月8日,当冬日暖阳照进林场,渌口区军山国有林场场长侯海龙领着记者数珍贵树种:“这片是楠木,那边还有红榉、钩栗和红豆杉。”侯海龙比划着,光是珍贵树种就有10多个,已长得根壮叶茂、景色宜人。
但在几年前,军山国有林场种植的树种还比较单一,主要是大面积种植的杉树和自然生长的楠竹。“对林场而言,我们财力有限,没法引进更多珍稀树种培育。”侯海龙坦言。
转机出现在市林业部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除解决历史遗留的林地使用问题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之外,为林业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成为重中之重。
近几年,林业部门先后为林场争取到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珍稀林木基地、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等林业项目,让楠木、红榉、红豆杉等一批珍贵树种落地军山国有林场。与此同时,市林业局将军山国有林场苗木繁育及造林技术推广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林业专家定期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当地加强森林抚育,提高幼林的成活率,让这些珍贵树种长得又好又快。
“仅在今年,我们就为林业企业争取各类资金共1200万元,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市林业局副局长陈显军介绍,树木多了、林子大了,林场的林相明显改观,林分质量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也为国家的木材安全提供保障。
住在林场附近的渌口区淦田镇八斗村村民范文丰,就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得到了实惠。“一年的务工收入,能有三四万块钱,更重要的是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都比以前更惬意了。”他总是忍不住炫耀全家就生活在“森林氧吧”中。
据介绍,今年以来市林业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和电话等形式,了解基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整理出20件重点民生实事,列出清单,明确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间,挂图作战。截至目前,重点民生实事已经办结15件,其余5件正在稳步推进中。
(文章来源:株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