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如何加上“安全锁”

2021-11-08 10:29:46

11月1日起,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引起关注。

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吗?如何保护好个人信息?记者进行了采访。

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吗?

“您家的房子装修了没有?”“要不要买商铺?”“您最近有没有资金方面的需求?”最近,这样的营销骚扰电话让市民丁小姐烦不胜烦。

丁小姐今年8月在市区一楼盘购房后,就接到各类营销电话的轮番“轰炸”。

“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接了几十个电话,有装修公司、卖窗帘的、卖家具的……”丁小姐说,她怀疑楼盘泄露了个人信息,但没有证据,对方也不承认。“生活受到影响是一方面,也很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带来其他的隐患。”

丁小姐的遭遇并不是个例。不少人都遭遇过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

“前段时间接到一个诈骗电话,对方不仅说出我的名字,还知道我的工作单位等详细信息。”市民刘女士说,生活中很多渠道都会留下个人信息,感觉自己的个人信息在“裸奔”。

谁泄露了你的个人信息?

“公民的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民警祝绪南称,随着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发展,个人信息安全受到挑战。“很多时候,你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了个人信息。”

他介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泄露个人信息途径有:快递单、火车票、银行对账、医院住院单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票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个人与家庭的相关信息、照片;各类网络平台注册账号;商家办卡、各类促销活动登记信息;网络招聘中的简历、身份证、学历信息等;报名表、身份证件等复印资料;手机上的不正规APP等。

“去年办理的一起倒卖个人信息案件,就是不法分子利用某平台以招聘的名义搜集个人信息非法获利。”祝绪南说。

泄露个人信息有什么危害?

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麻烦仅仅只有骚扰电话吗?当然不,市民吴先生(化名)就因为个人信息泄露,付出了300多万元的代价。

有不法分子盗取吴先生单位领导的个人信息,冒用其身份,以请求帮忙转账、借钱的方式,向多个下属实施诈骗。吴先生和部分同事出于对领导的信任转账,被骗取钱财。

“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危害不小。”祝绪南称,常见的有利用个人信息精准营销,盗用个人账号致使名誉受损等。比较严重的,就是利用个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假冒他人身份实施犯罪。

“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祝绪南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除处罚金外,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何保护好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得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祝绪南称。

“从办案的经验来看,个人信息泄露存在溯源难的问题,因此源头预防是根本。”祝绪南称,法律保障不断完善,监管不断加强,打击犯罪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最重要的是市民个人要提高防范意识,主动保护好个人信息。

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他建议,主动学习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提升防范能力;在使用各类账号时,设置由大小写字母、数字符号等组成的复杂密码;不要在网络平台发布暴露个人与家庭的信息、照片;慎重参与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妥善处理包含个人信息的各类单据;不随意使用不安全的免费WiFi;不下载不正规的手机APP;网上交易时甄别网址真伪等。

“个人信息泄露造成损失,有相关证据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祝绪南说。

(文章来源:咸宁日报)

标签: 个人信息 安全锁 个人 信息安全 专门针对 个人信息保护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