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中信一级)下跌2.34%,落后大盘0.99 个百分点。整体市场表现方面,上证综指下跌1.57%,沪深300 下跌1.35%,创业板指上涨0.06%。电力设备子板块中,电气设备下跌1.25%,风电上涨6.12%,光伏下跌7.38%。此外,新能源车(中证)下跌2.72%,落后大盘1.36 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运营(长江)下跌4.83%,落后大盘3.48 个百分点。
本周SW 公用事业(一级)下跌4.35%,跑输大盘2.99 个百分点。公用事业子板块中,SW 电力下跌5.71%,SW 环保工程及服务下跌1.79%(跑输大盘0.43 个百分点),SW 燃气上涨1.21%,SW 水务下跌2.47%(跑输大盘1.11个百分点)。
投资观点:
重点标的:推荐中环股份、东方电缆、金开新能、三峡能源、晶科科技;关注思源电气。
1、风电板块:钢价下行,重点关注成本端下降给风电板块带来的业绩弹性。
此外,国产替代+双海战略是风电行业长期发展方向,海风产业的广阔空间未来有望带来超预期增长。零部件板块:推荐东方电缆,关注大金重工、金雷股份、五洲新春、振江股份、日月股份、天顺风能、新强联;整机板块重点关注:三一重能(将上市)、运达股份、金风科技、明阳智能。
2、火电灵活性与节能改造: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对火电灵活性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碳”目标下,对火电的节煤降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电灵活性改造与节能改造的加速,将在“十四五”
期间为相关企业创造额外的营收和利润增量。重点关注变频器相关公司:禾望电气、英威腾、汇川技术、伟创电气;火电设备相关公司: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H)、上海电气、杭锅股份、龙源技术。
3、九月份以来,能耗双控政策持续发酵,显示了政府坚决抑制新增“两高”
产能的决心。虽然措施节奏会因为短期经济结构调整而有所变化,但是整体大方向不变,尤其是对落后产能的限制。
(1)我们需重点关注高能耗产业的供需变化,需求边际改善的环节存在潜在投资机会;
(2)存在高能耗环节的产业链中,重点推荐大力推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推荐特变电工、重点关注璞泰来;
(3)能耗双控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持续推荐新能源运营商与分布式光伏。
重点推荐金开新能、太阳能、三峡能源、晶科科技;正泰电器、天合光能。
风电:(1)风电行业最大的股价弹性来自于成本端下降,对经济数据及钢价的趋势判断则是核心:根据兰格钢铁网数据,钢价在10 月11 日达到高点后进入下行通道,截至11 月5 日下降12%。(2)国产替代+双海战略是风电行业长期发展方向。今年大型化趋势推动风电成本显著下降,未来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进程持续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降本;此外,海风产业的广阔空间和高增速,以及我国风电产业链在人工成本、交付速度、技术革新等方面的优势将推动各企业加快双海战略的布局。(3)零部件板块:推荐东方电缆,关注大金重工、金雷股份、泰胜风能、振江股份、日月股份、天顺风能;整机板块重点关注:东方电气、三一重能(将上市)、运达股份、金风科技、明阳智能。
(1)风电行业最大的股价弹性来自于成本端下降,对经济数据及钢价的趋势判断则是核心:根据兰格钢铁网数据,钢价在10 月11 日达到高点后进入下行通道,截至11 月5 日下降12%。在钢价下跌的情况下,风电零部件厂商盈利迎来反转,并将在2022 年的业绩中兑现,且弹性最大;整机商2021 年订单相对饱满,但毛利率或因今年低价订单稍受影响,应优选增速快或毛利率高的龙头厂商。
(2)国产替代+双海战略是风电行业长期发展方向。今年大型化趋势推动风电成本显著下降,未来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进程持续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降本;此外,海风产业的广阔空间和高增速,以及我国风电产业链在人工成本、交付速度、技术革新等方面的优势将推动各企业加快双海战略的布局。
风电零部件板块重点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金雷股份、泰胜风能、振江股份、日月股份、天顺风能;风电整机板块重点关注:东方电气、三一重能(将上市)、运达股份、金风科技(A+H)、明阳智能。
电动车及锂电:(1)海外:10 月欧洲七国新能源车销量环比下滑,渗透率环比-0.1pct,随着年底将至、车企冲量,11 月、12 月销量有望环比高增。
(2)国内:比亚迪表现亮眼,新势力略显低迷。10 月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哪吒、威马和零跑交付量共计38,240 辆,环比下滑14.9%;10 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突破8 万辆(纯电动4.1 万辆,混动3.9 万辆),环比+14%。(3)负极石墨化预期持续紧张,负极供应趋紧。(4)全球储能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国内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储能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保障,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建设进度加快;海外户用市场需求崛起,电化学储能市场加速成长。我们长期看好储能行业的投资机会。(5)受益于全球电动化趋势,持续推荐龙头电池厂商、配套供应商;以及今明年供需偏紧的环节,铜箔、隔膜。
(1)海外:10 月欧洲七国新能源车销量环比下滑,但渗透率基本不变,随着年底将至、车企冲量,11 月、12 月销量有望环比高增。欧洲七国10 月新能源车销量145,611 辆,同比+25%,环比-20%(整体车市同比-31%,环比-20%),新能源车渗透率24%,环比-0.1pct。美国10 月新能源车销量40,950辆,同比+60%,环比+11%(整体车市同比-21.9%,环比+5.0%),新能源车渗透率4%,环比+0.2pct。
(2)国内:比亚迪表现亮眼,新势力略显低迷。10 月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哪吒、威马和零跑交付量共计38,240 辆,环比下滑14.9%,其中理想环比+7.8%、哪吒环比+5.3%;10 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突破8 万辆(纯电动4.1 万辆,混动3.9 万辆),环比+14%。
(3)负极石墨化预期持续紧张,负极供应趋紧。根据鑫椤锂电数据,本月各石墨化代工厂的情况预计较上月略有好转,但是整体供应情况依然紧张。根据wind 数据,中端人造石墨本周价格涨幅为5%。
(4)国内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储能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保障,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建设进度加快;海外户用市场需求崛起,电化学储能市场加速成长。我们长期看好储能行业的投资机会。
(5)投资方面:我们重点关注: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锂电材料、动力电池企业以及相关电池检测企业;充换电快速发展下相关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具有很强产业链话语权龙头电池厂商;今明年供需偏紧的环节:隔膜、铜箔、PVDF、六氟磷酸锂;海外新能源车市场持续超预期下国内的海外配套供应商。
推荐:宁德时代、格林美、中伟股份、嘉元科技、特锐德、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容百科技、震裕科技、德方纳米、盛弘股份;关注:星云股份、中恒电气、科士达、山东威达、当升科技、诺德股份、科达利、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光华科技、天赐材料。
新能源运营商:绿色交易机制试点开启、国家及各企业均加快发展新能源发电、叠加金融机构未来对新能源运营项目的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三重逻辑下我们看好新能源运营商未来的投资机会。重点推荐金开新能、太阳能、三峡能源、晶科科技,建议关注粤电力A、中国核电、节能风电、林洋能源、龙源电力(H)、中广核新能源(H)、中国电建。
(1)新能源运营商阶段性盈利有保障。一方面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开启,将有效缓解存量补贴压力,并为增量项目提供额外收入来源;未来随着绿色电力的零碳属性的商业附加价值进一步凸显,绿电交易将为存量的补贴到期项目与增量项目提供增量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未来组件和风机成本将持续下降,有望进一步保障增量新能源运营项目的盈利能力。
(2)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项目量增有保障。在加快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运营商的作用重大。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电站发展是基本盘,能源局负责人表示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发电,不断扩大绿色低碳能源供给,要求“十四五”时期风电光伏要成为清洁能源增长的主力。国家能源集团等八大电力央企均提出积极的“十四五”新能源装机规划,装机规模增速较快,总规模达到468GW。
(3)金融机构支持有望进一步加强。存量补贴拖欠逐步开始解决,新能源运营商现金流将改善;新能源运营商或将获得更多融资功能,获得更快发展。为了更好的满足新能源建设需求,金融机构或将对新能源运营商加以支持:a。对于拖欠的存量补贴,通过ABS、ABN、REITS 等方式对确权部分进行低息再贷款;b。提供更多绿色贷款支持进行新平价项目建设。
(4)重点推荐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持股的新能源运营商金开新能、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控股的光伏投资运营商太阳能、长江三峡集团控股的新能源运营商(海风规模行业领先)三峡能源、晶科能源控股的新能源运营商及分布式光伏投资运营商晶科科技,建议关注粤电力A、中国核电、节能风电、林洋能源、龙源电力(H)、中广核新能源(H)、中国电建。
光伏:(1)本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报价高位持稳,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各环节价格较上周变化不大。(2)国内大基地与整县推进分布式并举,预计2021 年新增装机50GW,2022 年随着成本端硅料价格回归、产业链价格下行,光伏装机有望大幅增长。当前重点关注:一体化布局,受益于装机预期改善及盈利修复的公司:推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股份;不受晶硅产业链价格博弈逆变器环节:推荐阳光电源,关注锦浪科技、固德威等。
(1)本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报价高位持稳。硅料方面:根据solarzoom 数据,本周主流成交价在268-275 元/kg 左右,硅料价格短期来看仍有较强的支撑。硅片:本周硅片市场相对平稳,国内单晶M10 硅片主流价格暂稳在6.87-6.94 元/片。电池片:基本维持在上周价格水平上,单晶M6 尺寸以上电池价格基本维持在1.12 元/W 左右。组件:本周国内组件厂商单晶组件价格基本维稳在2-2.1 元/W,目前虽个别辅材价格出现下调,但组件厂商价格暂未有调整。
(2)国内大基地与整县推进分布式并举,预计2021 年新增装机50GW,2022年随着成本端硅料价格回归、产业链价格下行,光伏装机有望大幅增长。当前重点关注:一体化布局,受益于装机预期改善及盈利修复的公司;不受晶硅产业链价格博弈逆变器环节。
推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股份、阳光电源、特变电工、正泰电器、福斯特、通威股份、中环股份,关注:固德威、锦浪科技、迈为股份、森特股份、新特能源(H)、保利协鑫能源(H)、福莱特(H)、信义光能(H)。
电力设备及工控:(1)储能及电网领域:市场已对新型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形成一定预期,但对配电网改造关注度欠缺,建议积极关注。(2)碳中和背景下,增强我国在工业领域基础实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必由之路,持续关注各领域国产替代逻辑。
(1)储能及电网领域:市场已对新型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形成一定预期,但对配电网改造关注度欠缺,建议积极关注。
(2)碳中和与新基建:碳中和背景下,电网、节能、变频等相关领域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将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网改造、特高压、充电桩等新基建领域将起到持续托底经济、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电网公司的角色定位将进一步提升,发挥更大作用。
关注:思源电气、苏文电能、汇川技术、国网信通、科力尔、国电南瑞。
氢能及燃料电池: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批复同意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报送的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燃料电池的“以奖代补”政策将开启燃料电池产业化序幕。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批复同意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报送的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4 年示范期内,每个城市群最高可获得17 亿元中央财政资金,且采取“以奖代补”方式。
2020 年9 月,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提出将在国内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最终五部委批准了三大城市群,分别是北京市大兴区联合海淀、昌平等六个区,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省保定市、唐山市、山东省滨州市、淄博市等共12 个城市(区)组成京津冀示范城市群;上海市牵头,联合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兴市、山东省淄博市、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等6 个城市(区域)共同组建“1+6”上海城市群;广东省佛山市牵头,联合省内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阳江、云浮,以及福建省福州市、山东省淄博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六安等地组建广东城市群。
当下的氢燃料电池产业正处于2009 年电动汽车行业的“十城千辆”阶段,燃料电池的“以奖代补”政策将开启燃料电池产业化序幕。
在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是碳减排的重要抓手之一,燃料电池降本进程快速推进,示范城市群名单公布,冬奥将重点示范,地方配套、行业龙头公司的融资也在加速推进。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拐点在即。
推荐:亿华通-U;关注:美锦能源、潍柴动力。
环保:2021 年8 月19 日,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印发《2021 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随着竞争性配置政策的出台,我们认为有着较强运营管理能力(在项目质量下降的同时仍可保障较好盈利水平)、以及积极开拓新业务(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进无废城市等从而发展第二成长曲线)的龙头公司仍将强者恒强。
碳交易市场推荐:先河环保;重点推荐:莱伯泰科、三峰环境、瀚蓝环境、高能环境。
关注:伟明环保、英科再生、百川畅银。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车企扩产不及预期;风光政策下达进度不及预期;风机招标价格复苏低于预期、产业链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家电网投资、信息化建设低于预期风险;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和订单签订低于预期的风险。
(文章来源:光大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