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有活力,发展有动力。
今年以来,田阳区全力推动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人才创新发展“1+5”新政落实落地见效,紧紧围绕“选、育、留”做文章,为乡村振兴选好人才、为经济建设选育人才、为持续发展留住人才。
厚植“沃土”,
政策引领人才强区
制定《百色市田阳区2021年人才工作要点》、组建人才新政落实专班、设立“绿领人才工作站”……为筑牢人才基础,田阳区通过健全机制、专班领导、强化保障、树立品牌等多举措为人才工作提供保障。仅今年上半年,已实现10个乡镇选送培训1235人,入库乡土人才2199人,创建“医疗专家工作室或名医工作室”“青苗才子讲座”“状元讲堂”等人才授课品牌。
涵养“活水”,
人才引育提升人才竞争力
今年国庆节前夕,田阳区2021年第一批公开选聘“土专家”拟聘人员名单在网上开始公示,此次公示的“土专家”共有5人,主要是农业种植等农技方面的乡土人才。“今年,我们率先完成‘土专家’的拟聘公示,公示后我们将尽快与他们签订聘用协议书,让‘土专家’早日到岗发挥作用。”田阳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田阳积极组织各乡镇、各区直部门赴区内外高校、人才交流大会等开展教育、医疗卫生等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为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同时,制订本地引进医疗卫生人才政策措施,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力度,切实解决医疗卫生领域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难题。截至今年9月底,田阳区累计开展人才招聘活动10余场次,引进人才31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15名,高层次人才2名;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认定,已受理就业见习基地认定申请12家,自治区认定乡村振兴示范基地1家。
育苗助长,
优厚环境助力人才成长
在2021年百色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启动仪式的“我们的新农人”评选中,农民莫丽珍被评为“十大种果大户”。
莫丽珍一心专研砂糖橘种植,砂糖橘种植面积从一开始的85亩,扩大到如今的6000多亩,参与砂糖橘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近700人,不仅自己成长为砂糖橘种植的“土专家”,还免费在田间开展砂糖橘种植和管理技术知识培训,让周边3万多名果农受益。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莫丽珍感慨良多:“从合作社到扶贫车间、再到现在的农业示范园,一路走来,幸好有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帮助。”
为让人才留得住、愿意留、扎下根,田阳区通过开展人才专题调研、落实工作补贴兑现、探索教育系统个人绩效差异化考评等多种机制呵护人才成长,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牢基础。该区目前已制定农林专业技术人才补贴工作方案,给予30名中级以上农林职称的乡镇农技人才增加500元至1000元的乡镇工作补贴;制定本区教育系统单位个人绩效差异化考评方案,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导向作用在教育领域开展绩效差异化考评试点;率先启动《百色市田阳区农林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管理制度(试行)》,鼓励农林科研人员发挥特长以兼职形式投入农林科研工作中。
“下一步,我们将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耕人才发展‘沃土’,让各领域人才成为田阳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活水’。”田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光源说。
(文章来源:右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