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3年为患者减负近1700亿元 医院用药结构更趋科学合理

2021-11-04 20:58:35

2018年国家医保局正式成立。三年来,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已初步建立,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步入正轨。

历经医保深化改革,医保基金、药企、医院、患者四方获益几何?11月3日,中国药学会与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共同发布《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对国内31个省份804家医院(含596家三级医院、218家二级及以下医院)自2015年以来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发现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进医保改革,医保目录内药品使用持续增加,医疗机构用药结构更加合理;重大疾病治疗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明显提高;集采和国谈药品价格下降、用量增加,患者用药质量水平提升;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加快,提高了药物可及性、降低了患者负担。

五批国家集采节约医保基金约2500亿元

自2015年10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6个部委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组织开展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以来,国谈已走过5轮。国家医保局的成立则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调整周期从最长8年缩短至1年。

目录调整意在收纳更多临床价值高、经济性良好的药品。三年以来,累计433个新药好药进入目录,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风湿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等多个临床治疗领域;183个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药品被调出目录。

三年以来,国谈药品平均降幅分别为56.7%、60.7%和53.8%。经《蓝皮书》初步估算,与谈判前市场价格相比,通过谈判降价与医保报销,累计为患者减负近1700亿元。

2018年至今,国家共组织五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218个品种,涉及市场容量达2200亿元,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精神类疾病等常见疾病的常用药价格大幅下降,平均降幅超过50%。截至2021年9月,累计节约医保基金约2500亿元。

价格降幅如此之大,药品质量是否受到影响?2019年,国家医保局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北京22家医疗机构,共同对15个集采中标药品开展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兰以4个集采中选心血管病治疗用药为例,指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上具有等效性。“譬如仿制氯吡格雷片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与原研药无显著性差异。”

为推动国谈药品顺利落地,2021年4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其中“双通道”是指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的机制。

阿斯利康中国区副总裁黄彬表示:“得益于集采、”双通道“等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企业看到了以量换价的稳定预期。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的创新药物,可以快速实现医院准入和销量提升,为企业带来合理的回报。”

2019年“灵魂砍价”的主角降糖药达格列净以73%的价格降幅纳入医保目录,4.36元的日治疗费用为全球最低价。短短两年时间,全国使用达格列净的医疗机构已从2160家来到了10098家,惠及460万患者。

带量采购实现量升价降

《蓝皮书》指出,随着医保改革不断纵深推进,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结构更趋科学合理。同时临床对于进口药品的依赖性有所缓解,创新药和优质仿制药鼓励作用凸显。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专家刘皈阳介绍,随着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若将2021年一季度与2015年同期相比,目录内药品在医院内的使用量增加3.7%,使用金额占比增加8.4%。

医院的用药结构也产生了显著变化。2019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涵盖20种临床使用量较大、易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的药品。当年,该20种药品全部被调整出医保目录。与2015年一季度相比,该20种药品在2021年一季度的使用量下降了83.7%,使用金额下降了87%。

刘皈阳指出,随着重点监控品种全部从用药金额前20名中消失,抗肿瘤药物、神经系统药物以及血液系统药物的数量增加,药品的使用金额与疾病负担更加匹配。

刘皈阳同时表示:“针对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两类患者基数较大的病种,我们用更少的医保基金投入保障了更多的患者。此外,抗肿瘤药物在医保基金总支出中的比例不断提升,表明抗肿瘤药物的可及性与保障水平均有显著提高。”

《蓝皮书》显示,带量采购的制度设计实现了量升价降的效果。2021年1季度与2015年同期相比,第一批集采药品的用量增长了3.5%,而金额减少了3.6%。

张兰所介绍的真实世界研究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在临床上替代原研药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与2015年一季度相比,2021年1季度中选仿制药的用量占同通用名药品的比重由21.7%增加至79.6%,原研药用量占比从67.7%下降到20.2%,较好地实现了仿制药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初步建立,创新药从上市到进入医保目录的时间明显缩短,由2017年的54.2个月缩短至2020年的21.2个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带量采购 医保 医院 患者 用药 科学合理 减负 结构 药品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