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求变,坚持开放为先。
昨日,“潮起湾区扬帆新会”2021年新会招商推介大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大会是新会迅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陈岸明到新会调研讲话精神和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打响了新会“高频度全面对接深圳”的“第一炮”。
这是一场诚意十足的推介:美轮美奂的城市宣传片展示了新会千年古邑的独特魅力和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区位优势;“黄金十条”“效益十条”“政令十条”等政策措施彰显了新会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的决心。
这是一场满载而归的交流:20个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超200亿元,是投资者对新会这块“创富之地”的价值认同;一份份产业招商智库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为新会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成为新会建设江门“首善之区”和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强大助力。
深新相印,会见珠西枢纽;潮起湾区,新会扬帆启航。站在历史新起点,新会这艘“航船”正致力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充分利用“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和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等政策利好叠加,一路闯关夺旗,在湾区的风口中加速前进。
文/林润开图/张奕维
新篇章
高频度全面对接深圳的新会实践
新会,是广东老牌工业基地,也是大湾区的“创富之地”。近五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超过700亿元;70多家世界500强和跨国投资企业聚集于此,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24家……新会工业立区的实力与雄心,可见一斑。
迈进“十四五”,新会没有懈怠和自满,而是选择继续自我加压。GDP年均增幅目标从“十四五”规划的6.5%提高至7.5%、GDP突破1000亿元的时间从2024年提前到2023年……在新会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这份自我加压在一个个“提高”和“提前”中释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特别强调,新会要高频度全面对接深圳,学习深圳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塑造与深圳差异发展、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格局,大力吸引深圳企业和人才落户。
此次在深圳举行的2021年新会招商推介大会,正是新会区高频度全面对接深圳的一次具体实践。
活动当天,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刘兵分别带队前往深圳,走访慰问了中集集团、阳华集团、华润集团等企业和单位,主动出击,向外界展示新会、推介新会。
当天下午,新会区又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携手落户新会多年的企业,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新会的区位优势、营商环境和发展定位。
新会的热情和诚意打动了与会客商,实现了引资引智的双赢。
引资上,新会在本次大会上与多个招商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共有20个项目签约落户新会,总投资超200亿元。同时新会与多家基金管理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未来这些单位将为新会招商引资提供支持。
引智上,新会也与深圳多个机构进行产业招商智库战略合作签约,未来这些单位将发挥产业智库决策咨询和招商机构服务协作作用,在产业研究、产业经济、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新会专业支持,并针对重点产业项目研究分析、产业投融资、资本运作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可以说,2021年新会招商推介大会,揭开了新会高频度全面对接深圳的新篇章,也为新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新机遇
千亿产业集群蓝图中的新会底气
20个项目落地新会,展现了新会招商引资的成效,也为企业做大做强带来新机遇。
放眼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新会一直都是最有发展潜力和腹地空间的区域之一。
“未来的新会,枢纽门户、大型园区、价值洼地、宜居环境等优势将进一步释放,必将成为大湾区最具发展潜力、投资魅力、开放活力的地区之一。”推介会上,刘兵如是概括新会的区位优势和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新会的底气来自何处?
这份底气,来自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新会地处珠三角西翼,北连广州都市圈,中接深圳都市圈,南通香港澳门,占据大湾区“A字型”格局关键位置,与深圳、珠海构成等边三角,处于珠江西岸对接深圳的第一级辐射圈。去年底,广东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正式投入运营,迅速拉近了新会与周边各城的距离。作为深湛铁路、广珠城轨的重要站点,该站点未来将汇聚珠江肇高铁、南深高铁等轨道交通,可北接京广铁路,南接珠海高栏港,30分钟内可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加上正在规划建设的深江铁路、珠肇高铁、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多个湾区重要轨道工程,新会将进一步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直接承接都市圈强力辐射,珠西枢纽门户的牵引优势将进一步放大,转化成产业和城市发展新优势。
除了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外,新会区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也正逐步密织。当前,银洲湖高速新会段、中开高速新会段等高速公路正加速建设,预计到2025年,新会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39公里左右,周边将环绕10多条高速公路,30分钟内可达广佛地区,距离深圳也仅1个小时车程;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完工后银洲湖将真正迈入万吨级航道“俱乐部”,可满足1万吨级船舶满载通航,大型货船1小时内可达珠海高栏港、广州黄埔港和南沙港。
新会的底气,来自日益成熟的产业平台。当前,新会已聚集深江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银洲湖纸业基地等多个重磅产业园区,倾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链。
其中,深江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已全部纳入省产业转移园管理,累计完成基础配套设施投资30.66亿元,完成土地平整约474公顷,引进超亿元项目51个;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配套企业增至19家,中车广东成为省内唯一具备全链条车辆新造能力的轨道交通企业;银洲湖纸业基地进一步延链强链,园区工业年产值已经突破130亿元。
值得期待的是,根据部署,由省委、省政府谋划布局的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将设新会片区,规划面积超600平方公里,布局多个专业园区,是全省难得的可连片开发的优质大园区,将助力新会这一千年古邑再次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会的底气,来自不断完善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新会逐步建立“黄金十条”“政令十条”“效益十条”三大惠企政策体系,以真金白银支持优质产业和企业发展,已累计兑付扶持资金超1.5亿元。对符合条件的新引进项目,按项目实际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最高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奖励。此外,新会深入开展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休息日预约”“中午不打烊”服务,全面优化了营商环境。
新征程
建设“首善之区”的新会魄力
展望新征程,市委、市政府对新会寄予厚望,赋予新会建设“首善之区”和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定位。
关山险阻,雄者善越。新会的魄力体现在哪里?
“我们不能再以‘老大哥’自傲,小富即安、固步自封,必须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如履薄冰的危机感,立足大湾区、全省、全国大局大势,跳出新会看新会、跳出江门看新会,找准发展定位,做好应对风险挑战准备,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区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林锡波对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番勉励让人深思,也让人振奋。
新会的魄力也体现在志存高远与勇挑大梁。新会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新会要围绕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以“一园三中心”为发展方向,以“千亿GDP”“千亿产业链”“百亿级国资”为发展方向建设“首善之区”。
向深圳高频度全面对接,正是新会主动作为、跳出新会谋新会的一大步。
本次招商推介大会吸纳超200亿元投资,并不单单是投资额的积累,更是新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一次飞跃。
大会当天,新会还揭牌成立了新会(深圳)招商联络处,未来将积极参与深江合作区建设,探索“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制造”等模式,推动新会大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强深圳驻点招商,紧盯深圳政策动态和经济要素流动,围绕深圳企业需求,有的放矢开展产业链招商。
未来五年,“一园三中心”就是新会高质量发展的解题“方程式”。新会将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省大型产业园区(新会片区),努力打造成为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中心和大湾区侨文化交流合作中心。
构筑科创新高地、激活企业内生力、涵养人才蓄水池、加速产业大升级、推进制度大革新、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园区、高起点壮大产业集群、高频度全面对接深圳等都是破题的关键所在。
同时,新会还将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嵌入大湾区创新链条,以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主体,创建省级高新区,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育成体系;对标苏州工业园等一流园区,“一张蓝图绘到底”,力争建成国际化、现代化和智慧型的全省标杆园区;对标省“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聚焦市八大战略性产业,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谋划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倾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链。
声音
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蒋启文:
新会是一座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
中集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于1996年进驻新会,目前在新会的投资项目主要有集装箱、模块化建筑、车辆和产城,产品畅销全球,企业发展前景良好。
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蒋启文表示,中集集团在新会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江门市、新会区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江门市、新会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企业项目建设、人才引进、员工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企业多项专项支持,同时,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带队到企业现场调研、办公,协助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蒋启文认为,新会环境优美、区位独特,具有产业基础好、资源禀赋优、政策机遇多等诸多优势,是一座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江门站运行通车、江门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新会正在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体系。
蒋启文表示,中集集团对新会的投资环境十分满意,未来他们将重点在智能物流装备项目上下功夫,加大对城市配送厢式车、冷藏车、罐车等智能物流装备的研发生产力度,也诚挚邀请广大企业到新会投资兴业。(林润开)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及投资人关系部负责人叶杨晶:
投资新会就是投资未来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创立,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人民币基金管理者之一,目前该公司管理各类资金总规模约4200亿元。
该公司基金管理及投资人关系部负责人叶杨晶表示,公司判断一个地方是否值得投资,主要看这个地方区位交通是否优越、土地资源是否丰富、地方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否与公司投资的方向契合以及地方政府的政务服务水平是否高效便捷。
叶杨晶认为,新会是粤港澳大湾区与粤西地区联系的重要门户,地理区位优越、交通设施完善,而且具有连片可供大规模开发的土地资源,发展前景广阔,他们公司非常看好新会的发展潜力。
叶杨晶介绍,今年他们公司向新会推荐了多家公司。在考察、对接过程中,新会区主动安排了专业服务团队与企业对接,全程“保姆式”跟进,为企业提供贴心保障和服务,让投资者真切感受到“江门速度”和“新会效率”。她认为,投资新会,就是投资未来,她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朋友成为江门新会区城市合伙人,投身新会开发建设大潮。(林润开)
深圳中商产业研究院院长袁健:
新会是江门全面承接深圳产业外溢的门户区
2021年新会招商推介大会现场,深圳中商产业研究院院长袁健围绕“新会区承接深圳产业转移机遇”进行了现场解读。他详细分析了深圳产业转移趋势及方向、新会区承接深圳产业转移优势等内容。他认为,深圳资金、产业、人才等各类资源全面共享时代已经到来,新会区是江门融入“双区”战略的战略桥头堡和全面承接深圳产业外溢的门户区。
袁健指出,新会区大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迅猛,纸制品、建筑材料、五金不锈钢等传统产业已具规模,产业基础雄厚。不仅如此,与珠三角核心区其他城市相比,江门、新会在工业用地、用电、用水、用气、用工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必将成为“湾区+大桥”新时代背景下发展后劲足、空间大的承载平台。
袁健认为,新会区紧临“广深港澳”经济圈,依托深中通道与深圳紧密衔接,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便于与深圳探索建立“深圳总部+新会基地”“深圳研发+新会转化”等产业合作体系,成为江门融入“双区”战略的战略桥头堡和全面承接深圳产业外溢的门户区。
(林润开)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