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硅片价格涨势再起 电池、组件环节“受伤” 需求端承压能力超预期

2021-10-16 02:47:50

进入四季度,贯穿光伏产业全年的“涨价潮”以更凶猛的姿态袭来。

10月1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料价格,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与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分别为26.99万元/吨、26.8万元/吨,环比涨幅分别达13.21%、13.66%,刷新近十年的价格高点。

除了硅料价格“涨”声不断,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也进入上涨通道。继中环股份上调硅片价格后,10月11日,隆基股份也全线涨价,M6硅片上调7.3%至5.73元/片,刷新年内价格高点。而在10月9日,通威股份也上调其电池片价格,最高涨幅为7.7%。此外,EVA胶膜、光伏玻璃等光伏辅材也释放出涨价的信号。

这轮由大宗商品、化工原料涨价叠加能耗双控等因素带来的涨价,正加速挤压产业链中下游环节的利润,令其叫苦不迭。“下游的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的厂家最难受了,有单不敢接,终端涨价太难,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有出现亏损和停产的现象。”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财经网表示,今年国内光伏电站装机量或受到影响。

对于硅料价格走势的研判,业内认为预计年内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将延续,明年二季度或三季度有望迎来拐点。

产业链“涨”声不断,电池、组件环节“受伤”

光伏产业链大致可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四个环节,下游为发电系统。

事实上,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硅料出现阶段性短缺,叠加全球装机预期高涨,价格从8万元/吨一路飙升至超过20万元/吨。

而在“能耗双控”、限电热潮之下,硅料价格在7月小幅回落后再度开启“跳涨模式”。

据9月29日,硅业分会公布的价格显示,当周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23.84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0.94%;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23.5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0.96%。这一价格相比年初的累计涨幅已超过1.5倍。时隔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硅料价格攀升至接近27万元/吨。

在硅料价格快速上涨的带动下,其下游硅片环节的报价也出现大幅上涨。

9月30日,中环股份发布最新硅片价格,G1硅片报价5.67元/片,涨幅9.46%;M6硅片报价5.77元/片,涨幅9.28%;G12硅片(170μm)报价9.1元/片,涨幅9.24%。

紧接着,10月11日,隆基股份也宣布M10硅片最新报价为6.87元/片,涨幅7.18%;M6硅片最新报价为5.73元/片,涨幅7.3%;G1硅片最新报价为5.53元/片,涨幅5.53%。

与此同时,进入9月以来,光伏玻璃、胶膜报价也接连上调。

9月15日,昆山天洋热熔胶有限公司、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纷纷发布光伏胶膜涨价函,在现有合作的胶膜价格上调涨35%以上。汇丰研究发表研报称,在需求及原材料成本转嫁的推动下,10月初光伏玻璃价格进一步按周上涨12%至15%。

以硅料为首的光伏各环节价格强势上涨,对产业链的影响已超过所有从业者的预期。就在国庆假期前夕,原本分属182和210两大阵营的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等五家组件龙头企业“罕见”联手发文,呼吁引导企业避开年末“抢装潮”,推动国内电站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上述企业指出,在硅料价格一路飙升的情况下,很多已签订的组件订单将陷入严重亏损。几家头部组件企业不得不降低产能开工率,预计当前产能的达产率将不超过70%,产能短缺将造成市场装机目标短时间内难以满足。

与之相比,处于行业中游的电池环节则面临巨大的压力。

太平洋证券研报显示,近期电池片厂家调降9月底至10月的开工率,预期10月整体电池片开工率将回到先前50-70%低迷的情况。

电池厂商的困境也早已映射到上市公司的财报之中。主营太阳能电池片的爱旭股份,在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5.88%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亏损2375.81万元。该公司表示主要受行业上游硅料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主要原材料硅片的采购成本大幅提高,导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了4.51%。

与此同时,主营光伏电池、组件的东方日升上半年亏损9115.97万元;在异质结电池领域不断加码的爱康科技预计前三季度由盈转亏,亏损1.25亿元至9500万元,主要因海外业务受限,以及包括铜、铝、钢等大宗商品加上硅片、电池片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公司产品毛利下降。

能耗双控叠加供需失衡推高硅料价格

对于本轮光伏原材料大幅上涨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受光伏安装进入旺季,加之硅料供应不足以及限电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近期市场需求的拉升、电力短缺硅料硅片对产能的限制、生产工艺提升引发的投资回报压力以及上下游市场结构的差异都成为推动硅料、硅片价格上涨的因素。”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财经网表示。

泓达光伏创始人刘继茂则对财经网指出,由于每年都有一定的指标需要完成,10-12月份是光伏安装的高峰期,但光伏产业上下游格局并不相同,上游硅料硅片以民营资本为主体,以赚钱为主要目标;下游以国企央企等电站投资方为主体,每年有任务必须要完成。各环节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行为,最终演变成产业链上下游博弈,下游投资商则面临亏损。

据硅业分会分析认为,本次硅料大涨主要因为本周价格环比涨幅跨越两周,以及下游硅片企业维持较高开工率,硅料需求只增不减,但同期硅料供应受到工业限电及能耗双控影响存在隐忧,硅料供不应求的程度放大支撑了近期价格的大幅上涨。

但在祁海坤看来,光伏产业本轮涨价的因素看似很多,但无论是大宗商品、化工原料等涨价还是限电措施对于硅料价格的影响都不算太大,目前还没有消息显示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等地的硅料企业受到明显的限电措施带来的影响。“当前大背景下能耗双控政策的推行,叠加煤炭、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涨价,光伏产业链也只能顺应市场的涨价氛围。”祁海坤说道。

谈及隆基股份上调硅片的动作,祁海坤认为主要受硅料价格的影响,尽管大宗商品不断涨价,但生产硅片所有的辅料等非硅成本的涨价,并未过多影响隆基股份的成本。据他介绍,凭借金刚线切片技术,隆基股份在前几年利润颇丰,不过随着技术被其他公司逐步攻克后,隆基的技术垄断优势逐渐消减。因此隆基硅片涨价幅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游客户的接受程度,实现规模效益的良性发展。

需求端承压成立超预期,硅料价格有望在明年二三季度迎来拐点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曾预测,2021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150-170 GW,国内2021年新增规模在55-65 GW,“十四五”期间我国年均光伏新增规模将达70-90 GW。

那么,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对于终端需求影响几何?

据祁海坤观察,光伏硅料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中式大型电站的装机规模,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冲击较小。“从目前行业整体装机量来看,今年下游小型的户用光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量增长比较快速,原因在于涨价潮对上述形式的光伏电站影响不大;央企国企主导的集中式大型电站装机量下滑明显,主要是因为各种成本上浮影响了装机需求。但前者占比市场规模较小,集中式大型电站需求量减退对今年的光伏电站装机总体规模带来了较大影响。”

在柏文喜看来,由于光伏下游主要为国央企所控制,其装机需求更多的来自于发展规划和主管部门的战略性需求而对价格与成本并不敏感,因此硅料、硅片涨价对于下游装机基本不会有实质性影响。

光伏电池制造商爱康科技亦曾在10月12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硅料价格上涨对下游需求有一定影响,但没有想象中糟糕。国企对于规模渴求非常强烈,可以容忍压降一部分收益。

而据国金证券研报显示,最近几次国内GW级规模组件集采投标价格呈现走高态势,国家能源集团5.5GW中标价格1.75-1.81元/W;山东能源集团1GW投标价格1.84-1.97元/W;中石化2.1GW投标价格1.80-1.98元/W,需求端对价格上涨的承受力是持续超预期的。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光伏硅料供需错配的情况,包括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亚洲硅业等在内的硅料龙头企业已纷纷抛出扩产计划。根据公告通威股份云南保山4万吨和四川乐山3.5万吨分别于2021年10月底和2021年12月底投产;大全新能源新疆3.5万吨将于2021年12月底投产。

然而,由于硅料投产周期较长,供给周期迟缓于下游需求周期,业内认为短期内硅料降价的可能性较低,预计明年二季度或三季度有望迎来“下行拐点”。

据申港证券梳理,预计2022年全球实际有效产能104万吨,对应装机规模290GW,新增有效产能35万吨,相对2021年有效产能增幅达51%。下半年硅料价格仍将处于较高水平,预计硅料价格将从2022年Q2起快速回落。

瑞银证券电力新能源分析师严亦舒也曾预测,明年二季度硅料可以恢复供需平衡。“届时硅料价格将会有一个大幅的回落,有可能将从现在的每公斤205元,腰斩至每公斤100元左右。终端组件价格随之回落到1.5元/瓦。”

爱康科技在接受调研时亦表示,按照正常发展,明年二季度到三季度硅料价格会逐步下降。

(文章来源:财经网)

标签: 硅料 能力 承压 需求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