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不宜迟

2023-04-13 08:14:19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3/4/13 7:46:01
选择字号:
优化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不宜迟

 

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方案》明确,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

在3年内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20%的优化调整,这一力度前所未有,也凸显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的紧迫性。我国高等教育下一步改革和发展,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双重挑战。在内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时代,要求学校从重视规模发展转向重视质量提升,要淘汰掉那些质量不佳、缺乏特色的学科专业。在外部,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高校培养人才必须解决供需“两张皮”的问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这要求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调整专业设置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在3年之内完成对高校20%学科专业的调整,颇引舆论关注。如何实现真正的调整优化,而非走过场?或如一些担忧的声音所言,如何防止学校“新瓶装旧酒”对旧专业进行包装或改名?这些问题都值得特别关注。另外,还要避免高校为完成调整优化任务,盲目新设看似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学科专业,实则难以保障专业质量,出现某些专业增设过热过多的问题。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不宜追求速度,而要强调质量。要让新设专业办出高质量和特色,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发挥学校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根据国家宏观战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对新设专业进行严谨的论证,不能办出本校特色的专业坚决不办。对于推进学科交叉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需要实行以教育与学术为本的管理与评价,避免由行政部门单一主导推进,否则很有可能会沦为形式主义,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有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增加接近一倍。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学生招生规模从2002年的542.82万人扩大到2021年的1001.32万人。为扩大招生规模、办学体量,不少高校选择开办一些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不但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超过社会需求,而且影响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与此不无关系。这种“重规模轻质量”的专业设置思路必须摒弃。

而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一是由于缺乏办学自主权,有的大学没有形成明确的办学定位,盲目跟风设置专业;二是有学校在设置学科专业时,多由行政部门及管理者拍板,倾向于选择能快速扩大规模的所谓热门专业。由于同一时间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多,有的学校甚至并不具备办好这一专业的条件,于是该专业很快出现人才培养大于社会需求的问题,近年来撤销较多的专业,多属此类。

因此,应以此次优化学科专业调整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调整机制。要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把精力投入教育教学中,切实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如此,才能避免高校在新一轮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过程中,出现一哄而上设置同类学科专业的问题,也才能发挥高校的能动性,诞生一批真正达到一流水平的专业点。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打印  发E-mail给: 
    
 


(资料图)

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方案》明确,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

在3年内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20%的优化调整,这一力度前所未有,也凸显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的紧迫性。我国高等教育下一步改革和发展,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双重挑战。在内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时代,要求学校从重视规模发展转向重视质量提升,要淘汰掉那些质量不佳、缺乏特色的学科专业。在外部,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高校培养人才必须解决供需“两张皮”的问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这要求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调整专业设置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在3年之内完成对高校20%学科专业的调整,颇引舆论关注。如何实现真正的调整优化,而非走过场?或如一些担忧的声音所言,如何防止学校“新瓶装旧酒”对旧专业进行包装或改名?这些问题都值得特别关注。另外,还要避免高校为完成调整优化任务,盲目新设看似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学科专业,实则难以保障专业质量,出现某些专业增设过热过多的问题。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不宜追求速度,而要强调质量。要让新设专业办出高质量和特色,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发挥学校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根据国家宏观战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对新设专业进行严谨的论证,不能办出本校特色的专业坚决不办。对于推进学科交叉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需要实行以教育与学术为本的管理与评价,避免由行政部门单一主导推进,否则很有可能会沦为形式主义,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有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增加接近一倍。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学生招生规模从2002年的542.82万人扩大到2021年的1001.32万人。为扩大招生规模、办学体量,不少高校选择开办一些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不但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超过社会需求,而且影响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与此不无关系。这种“重规模轻质量”的专业设置思路必须摒弃。

而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一是由于缺乏办学自主权,有的大学没有形成明确的办学定位,盲目跟风设置专业;二是有学校在设置学科专业时,多由行政部门及管理者拍板,倾向于选择能快速扩大规模的所谓热门专业。由于同一时间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多,有的学校甚至并不具备办好这一专业的条件,于是该专业很快出现人才培养大于社会需求的问题,近年来撤销较多的专业,多属此类。

因此,应以此次优化学科专业调整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调整机制。要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把精力投入教育教学中,切实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如此,才能避免高校在新一轮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过程中,出现一哄而上设置同类学科专业的问题,也才能发挥高校的能动性,诞生一批真正达到一流水平的专业点。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标签: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