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播报:从“神舟”到“问天”:“信号枢纽”通天达地 “太空天路”行稳致远

2022-09-21 19:40:58


【资料图】

中新网西安9月21日电 (记者 张一辰)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启动到2022年,在30年间,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从神舟一号开始投身载人航天工程,从“随船秘书”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到“信号枢纽”天线网络再到建立“太空天路”的中继终端,西安分院从未缺席。

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之初,首任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了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规划进行研究的建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组建了相应机构,开展了系统方案和载人航天技术的预先研究。西安分院的前身五〇四所是最早投身这一工作的科研单位之一。由于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结构庞大、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虽较薄弱,工业制造及相关的工艺水平较低,但当时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为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做了理论上、技术上的初步准备。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批准实施。西安分院载人航天任务团队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制飞船的“随船秘书”——系统控制器与多功能显示器。它们的组合将建立航天员与飞船互动的人机界面,通过无人验证,到最终载人飞行时直接辅助航天员完成空间试验、出舱、对接等飞船任务,是一个起点高、技术难度大、又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电子应用系统。

西安分院介绍,当时留给第一台原理样机的时间只有4个月,一批年轻的设计师们开始加班加点攻关。他们为了寻找最佳方案,设计了多个版本的软件系统;他们为了实现高可靠性,不断开展对比试验;他们为了满足数据的实时性和人机功效,在短时间内完成两轮产品迭代升级。

1994年初,五〇四所收到了神舟一号飞船三个关键项目的研制技术要求,这三个关键项目,其中之一就是返回舱内的天线网络。它负责在测控接收机、发射机与测控天线之间架起一座信号往来的桥梁,当接收到地面的通信信号或测控指令信号时,天线网络会将其进行分类、分通道传输到应答机。反之,也会把来自应答机不同通道的各类信号汇总后送往对地天线,通过天线发出后送达地面。

从神舟一号开始,到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及当前的空间站任务,西安分院承担了测控与通信分系统中所有天线网络的研制任务。随着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推进,西安分院研制团队持续提升天线网络性能,确保任务需要。

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在目前正在建设的空间站任务中,西安分院为所有舱段、飞船研制了中继终端、天线网络、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等产品。

在浩瀚无垠的太空,天地之间如何建立信息之桥?通过中继终端搭建的天基测控通信系统,可以同时实现对天舟、神舟、实验舱和核心舱的“远程驾驶”,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器同时进行通信测控,所建立的星间链路可以实时向地面传输交会对接画面等数据,并为太空交会对接全程提供通信链路保障。

西安分院表示,随着天链中继卫星系统的成熟,当前已经建成了全天候、全球覆盖的天基测控网络,长时间不间断、稳定可靠的天地通话已成为现实,可以进一步提高测控通信覆盖率和效果,进一步夯实空间站的信息“生命线”。通过地面站可以不留死角地全盘掌控飞船以及空间站的状态,这对整个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完)

标签: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