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创板“试验田”起步,到创业板、北交所,存量与增量改革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蹄疾步稳。
陕西充分利用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政策,创新完善政务服务举措,扎实推进后备企业培育,“陕军”的数量连年增加,全国排名持续进位。注册制改革使陕西的“硬科技”唱响全国,也使陕西成为本轮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和获益者。
截至2022年末,A股注册制上市公司突破千家,达到1075家,首发募资总额超1.18万亿元。乘着注册制改革的春风,陕西注册制上市公司以20家的数量成为全国第13个超过20家的省份。
【资料图】
突破千家
注册制上市公司总市值逼近9万亿
注册制下,资本市场上市条件更具包容性、审核标准更加透明、审核时限更可预期、监管服务更加精细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优质企业均能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成长、发展,吸引了大批科技、生物医药、互联网等新经济领域的优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谋求转型发展良机。
2022年11月10日,随着有研硅(688432.SH)在科创板上市,A股迎来注册制下的第1000家上市公司。从最早的25家注册制上市公司到1000家,A股注册制公司已汇聚成总市值约8.9万亿元的创新企业集群。
“以2019年设立科创板为标志,‘两板一所’(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实施注册制以来,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大大提升,其中,受益最大的是中小企业、科创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孙念瑞公开表示。
数据显示,“两板一所”上市公司的家数在2022年末共有1831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37%。从2022年的发行节奏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场新增上市公司300家,首发募集资金4800亿元,“两板一所”注册发行公司家数达246家,首发募资达3600亿元,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已成为发行市场的主角。
更细分来看,截至2022年末的1075家注册制上市企业中,50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集中于六大战略新兴行业,用“硬科技”编制公司最鲜明的标签;41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覆盖九大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16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覆盖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碳”、消费等多元细分创新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不断集结。
从地区分布看,1075家注册制上市公司来自广东和江苏的数量最多,各为193家和191家,紧随其后是浙江121家、上海112家、北京111家,地区排名前五的上市公司数量合计为728家,占上述注册制上市公司的近7成。
随着注册制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日益成为“硬科技”、“三创四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聚集地。
全新机遇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头羊”抢先登陆
2019年,借着科创板的春风,在政府的支持和资本力量的加持下,陕西“硬科技”企业之一西部超导成功地走进资本市场,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之一,也是西北地区为数不多的科创板企业。
西部超导主要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锻坯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重点研发生产企业之一。背靠控股股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部超导已经成长为目前国内唯一的低温超导线材生产企业,以及全球唯一的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
然而,其走向资本市场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07年,西部超导便开始准备走资本市场,那时公司瞄准创业板,后来因为历史原因,没有实施下去。2012年改制完成后,2013年公司申报上海主板上市,但因为疑似同业竞争、排队等原因,短期内上市的希望比较渺茫。那时,核准制IPO将“同业竞争”列为发行条件禁止事项。公司综合考虑后,于2014年12月底成功在新三板挂牌。
后来,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消息传出,注册制IPO对同业竞争表现出一定的容忍度,即对“同业竞争”认可的前提是“不对发行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西部超导密切关注并跟进政策动向,第一时间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前期的方案论证及相关准备工作。2019年7月1日,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最终获得证监会证监许可〔2019〕1169号同意注册的批复文件。后成功登陆科创板。
“科创板为科创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能够让企业在资本的支持下,完成技术革新,最终赶超国外企业的同类产品,解决关键产品被海外公司”卡脖子“的困境。”西部超导高管曾表示。
基于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更加透明的审核标准,更可预期的审核时限,更加精细化的监管服务……诸多来自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陕企“领头羊”,乘上改革之风,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成长以及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在注册制“元年”的2019年,西部超导、铂力特成为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5家企业中的2家,三达膜也在当年11月跻身科创板,其中西部超导、三达膜近年来业绩亮眼,颇受机构青睐。
2020年4月,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拉开帷幕,试点由增量市场扩展至存量市场。立足电镀金刚线及其他金刚石超硬工具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美畅股份,成为陕西创业板注册制第一股,也是首批18家企业其中之一。科创板也在同年迎来瑞联新材。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运行,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注册制”属性。
回顾2021年的陕西资本市场,在北交所开市、注册制推进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利好下,乘势而上,全年新增8只上市A股,除富士达、同力股份平移至北交所上市外,康拓医疗、凯立新材、中熔电气、高铁电气、炬光科技也先后通过注册制上市,极大体现出注册制对加速陕西企业上市挂牌的推进作用。
进入2022年,华秦科技率先打响开年上市“第一枪”,斯瑞新材、莱特光电、天润科技、西测测试、易点天下、荣信文化、源杰科技紧随其后。全年新增10只A股中,就有8家以注册制为发行制度成功上市。截至2022年末,陕西注册制上市公司共计20家,在全国各省份来看,位列第13名。
赋能实体
既有量的递增,更有质的提升
注册制下,上市仅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优质陕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获得了转型良机。
全景网了解到,2022年前三季度,20只注册制陕股共计为陕西板块贡献了40.35亿元净利润,仅有1只出现亏损,业绩表现不俗。
其中,陕西创业板注册制“第一股”美畅股份作为光伏产业供应链的最大受惠者,基于隆基绿能的大力“扶植”,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成为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其不仅在光伏晶体硅切割行业的应用全球市占率最高,规模和盈利水平遥遥领先,同时在蓝宝石、精密陶瓷和磁性材料等领域也在拓展。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销量达到6465.36万公里,在单公里价格降至37.8元/公里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同时也创造了10.28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大增86.58%。
超导材料制备难度大,西部超导是全球唯一覆盖全流程企业,竞争对手极少,且公司产品性能达到海外先进水平,下游需求空间广阔。2022年前三季度,西部超导实现了8.7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1.89%。并且,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渐释放,业绩高速增长可期。
首批登陆北交所的同力股份,也有着不俗的业绩表现。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非公路用车的高新技术企业,建有中国最大的非公路用车生产基地,是非公路用车行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2022年前三季度盈利3.51亿元,实现了同比增长40.9%。
此外,易点天下的2.5亿元、瑞联新材的2.09亿元、华秦科技的2亿元、三达膜的1.96亿元、凯立新材的1.75亿元、富士达的1.23亿元、炬光科技的1.06亿元……同样向市场展现了陕西板块新生力量可观的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20只注册制陕股中,更有华秦科技等8家获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它们始终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普遍具有经营业绩良好、有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等特点。并且极具发展潜力与成长性,有望在未来成为相关领域国际领先的企业。
全景网注意到,注册制陕股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服务业等,全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是其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整体水平的重要原因。
后备力量足
奋力跑出企业上市“加速度”
当前,陕西正加速迈向科技强省。强大的“硬科技”实力与科创企业的储备,让陕西在注册制的推动迎来了一股企业上市的热潮。
一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指导陕西省金融监督管理局坚持系统谋划、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充分发挥政府支持服务作用,统筹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私募基金投资驱动作用、中介机构专业作用、监管部门指导作用,不断完善区域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强化上市后备企业培育,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领带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推进省内企业境内外上市,陕西省政府办公厅于2019年8月和2021年3月分别下发《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定下了到2025年末陕西上市公司数量实现“倍增”,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20家以上的目标。
1月12日上午,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开幕,陕西省代省长赵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五年,陕西上市企业数量实现翻番(即A股上市公司要达到140家);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8%,企业创新能力和主体地位明显提升,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在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中,结合陕西实际对科创企业加大培育力度行之有效。一方面,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从完善政策着手,先后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陕西省金融服务科创企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提升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的意见》等文件,建立了由金融监管部门抓总督导和金融机构落实推进的工作机制,凝聚了全省金融系统合力,引导资源向秦创原倾斜。
另一方面,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不断倾斜遴选培育科创企业,2022年度360家省级上市后备企业中科创企业313家,占比达87%。同时还指导成立了秦创原(国际)路演中心并落户秦创原总窗口,正建立覆盖全省500余家省级以上企业孵化载体的公益路演服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为明确工作重点、加大资源倾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有关部门决定对获评后备企业实施分层管理,根据企业上市进展、财务指标等情况,将360家2022年陕西省上市后备企业划分A档企业60家、B档企业120家、C档企业180家。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12家陕企欲通过注册制上市。其中,拟登陆创业板的北方长龙、诺瓦星云、华达股份、彩虹新能已获审核通过;央企“A拆A”典型案例的西高院、西北首家“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新通药物也顺利通过科创板的发审会,陕西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将扩容至14家;另有天力复合、万德股份的北交所上市申请已获受理。上述12家企业均为2022年陕西省级上市后备企业A档后备企业作为上市主力军,上市进程最快,质量最优。
不仅如此,还有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吉利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辅导备案中。其中,西安大地测绘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摩尔石油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星展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部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拟登陆北交所。上市速度快,是北交所被人称道之处。可以预见,2023年陕西企业上市仍可保持加速增长势头。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抢抓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深交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新三板“精选层和北交所设立等重大改革机遇,推动上市公司实现了”质“”量“双升的总目标,私募基金的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重大改革首批试点均有陕西企业进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苏虎超公开表示。
在他看来,推行全面注册制是发展直接融资、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举措。发行注册制改革为各类企业公平上市、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打下良好制度基础,在注册制改革下,越来越多的陕企通过注册制成功上市,引导源源不断的“活水”流入实体经济,更好赋能陕西动能转换及高质量发展。
“今后,我们还将抢抓全面注册制机遇,健全以上市为抓手的科创型企业成长进阶之路,建立从高新技术企业、到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再到年度重点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通过精准服务和联合培育,助推企业提升融资便利度,早日实现上市挂牌。”苏虎超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