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视讯:中国科学家发声:极端气候事件更频繁和严重 要平衡经济和低碳间的关系

2022-11-12 22:54:41

11月11日晚,“后疫情时代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边会在线召开,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27届会议(以下简称COP27)的一个边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与会的中国科学家针对后疫情时代如何在重振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持绿色低碳发展,如何通过实施“双碳”战略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参考范式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资料图】

极端气候事件更频繁和严重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环境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军以气候变化与极端事件为主题做报告。周天军结合今年全球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重点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IPCC AR6)中关于气候变化的事实、归因和未来变化预估的最新科学证据,展示了极端降水和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历史变化机理,指出人类活动通过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在使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和严重,未来只有减少排放才能减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不利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叶谦从综合风险控制和应对的角度对2015 年以来的全球灾难风险减缓、气候变化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活动进行了回顾。叶谦指出,地球进入“人类世”以来,人类社会适应气候变化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日趋复杂、全面、多样化。

“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削弱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仍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仍在创新高,极端天气事件的风险仍在增加。”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环境专委会秘书长、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在致辞中说,后疫情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平衡经济发展和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以《南海和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气候的精细化研究》为主题的报告中,董文杰表示,在气候变暖情景下南海海温将在21世纪末大幅上升,而大湾区被淹没面积也会随之增加,这一区域对未来气候变化非常脆弱,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迎指出,自2020年9月中国宣布“双碳”目标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也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构建“1+N”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巴黎协定》,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为重振和加速全球绿色发展转型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浙江工业大学贺晨旻助理研究员介绍了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与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她指出,中国正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履行《巴黎协定》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两者具有明显的共同效益。在选定的气候变化减缓和可持续发展路径下,能源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占比迅速提高,同时促进清洁能源、工业负责任的生产、交通和建筑行业基础建设、环境与健康等多方面的可持续性,带来减缓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效益。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巨大减碳潜力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交通与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资源研究所刘岱宗主任介绍了中国道路运输行业的减碳战略。研究成果显示,如果我国按照目前既定政策,道路运输行业碳排放可能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到2060年道路运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2020年水平减少50%。如果我国采取更积极的车辆电动化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措施,道路运输行业的排放达峰时间将提前到2025年,并且达峰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更低,到2060年道路运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更是相比2020年的水平减少95%,极大助力中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承诺。研究表明车辆电动化、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燃油效率提高等方式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交通与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院长教授李兴华报告了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问题与策略。他指出,中国有超过80%的运输能源是以石油为基础,交通运输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大体占到总量的14%,并将随着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而继续增加。改善运输结构和效率、促进汽车电动化、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以及倡导绿色出行和运输方式,将能有效降低交通运输的碳排放。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