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时看!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就业观

2022-08-25 05:41:25

姐姐的女儿,大学毕业一年了,还未找到稳定的工作。姐姐和外甥女很着急,“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怎么到我这儿就变了呢”?我问道,现在外甥女在干嘛?姐姐说,当地政府为保就业率,统一安排“缓就业”的这批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缓冲期2年,每月工资2500元。我说,这不挺好吗?不用为生活发愁,还能在社区这样接地气的地方体会真正的生活。


(资料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60后、70后的人群是在物质匮乏时期出生,随经济高速发展而长大,没有忘记幼时贫苦的记忆,也充分体会到了当下物质丰富带来的生活幸福,因此多数这个年代的人有努力赚钱的欲望,并将这种认识深化为职业选择上的价值观判断。简单地说,能赚钱的体面工作,就是好工作。

我接触到的很多小孩,受父母影响很深,不管是大学选专业、就业找工作,基本都是以“高薪”、“光鲜”作为最主要的导向。诚然,这是人之本能,也是适应生存之需要,但问题是,当所有人都这么做的时候,那些少数高薪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方式越来越扭曲,人会变得越来越功利化了,焦虑感、疲惫感越来越强。

90后、0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让他们更强调自我价值实现、自我表达和公民权利等,但甫一进入社会,他们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职业行为也不得不功利化,因此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竞争,996甚至007高强度地投入也让他们根本无暇考虑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下,家长都特别重视小孩的兴趣培养,并鼓励小孩大胆探索和尝试。我相信,他们纯净的心灵中种下了很多小种子。正常的规律是,从小就能探寻每个小种子适合成长的土壤,待心智成熟时,这些小种子一个个破土,从而能从容地选择哪个种子发育的方向才是适合自己的,并通过兴趣和爱好驱动自己的职业选择。

但从初中起,高分竞争耗尽了小孩们几乎所有时间,大学毕业后,匆匆忙忙进入职场,又开启了一场收入、地位、资产等领域的残酷竞争,无法试错各种职业选择,多数大学毕业生也没有充裕自由的时间、没有各方容忍的自由空间去思考“我喜欢什么工作”、“我怎么掌握自己的人生”这一类的问题。

何为好工作?上世纪90年代的会计律师、电信运营商等行业,本世纪前十几年的金融和计算机行业,前几年的互联网和创投行业,现在的公务机关和国企等,都是不同阶段的热门行业。在不同阶段,大家一窝蜂地涌入到当时所谓的热门行业,但到了工作岗位,又发现自己不适应、不喜欢,于是又频繁地跳槽。现在的新青年换工作更加频繁了。

但任何新的工作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由于从没有好好思考职业定位和价值,很少审视内心渴望和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对如何在频繁的工作中践行不平凡的自我价值,体会和认识很少,对判断成功的标准,也往往随波逐流。多数人工作几年以后,开始变得老成和油腻,以追逐工作升迁、财富积累来打消内心的自我质疑(我不喜欢,为何还要委屈自己)。

但是,在浮华中获得的虚荣快感是很短暂、很空虚的,随着年岁的增长,每当遇到内心渴望与现实难以妥协的困境时,无法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事业,往往就陷入自我否定但不知如何改变的挣扎中。这样的案例现实中太多了。回到开始的案例,如果没有赚钱养家的顾虑,姐姐的小孩是可以借助这几年的宝贵窗口期,去寻找自己和社会的最优契合点的。

(作者系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标签: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