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方鼎力相助驰援,上海感谢你们!

2022-04-27 09:48:04

援沪物资雪中送炭,爱心特产饱含深情,援建服务“火线”上岗

各地各方鼎力相助驰援,上海感谢你们!

记者 陈抒怡 黄尖尖 任俊锰

上海正在打一场前所未有的抗疫硬仗,但并不孤单。连日来,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物资、一位位志愿者和建筑工人陆续抵达上海,与2500万上海市民共同守“沪”。

3月中旬以来,全国各兄弟省区市包括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福建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目前上海对口的云南省、辽宁省大连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重庆市万州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和与上海有援建情谊的四川省都江堰市、贵州省遵义市,以及长三角地区和全国其他兄弟城市,均向上海支援抗疫民生物资。援助物资除主要分发社区居民外,还考虑老弱等困难对象和外来群体,以及一线抗疫人员。

同时,来自全国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内,都向上海捐款捐物。自3月1日至4月26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已收到或承诺捐赠款物累计达26142.04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实施200多个各类抗疫援助专项项目,爱心款物支出总计24648.26万元,所接收的爱心应急物资已悉数发放到全市各区相关机构和相关群体。

朋友圈里的感谢

上海人的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感谢”。

“心情低落的一天被辽宁来的蔬菜包拯救了。满满当当一大堆,新鲜实在不花哨,晚饭可以来道地三鲜了,感谢东北老铁。”4月14日,家住普陀区中远两湾城的陈小姐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当天,小区的住户都收到了辽宁援助的蔬菜大礼包,跟随黄瓜、西葫芦、豆角、青椒、土豆等蔬菜一道来的还有一张红色纸条:辽沪同心、携手抗疫;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物资虽轻、真心一片;偶有破损、敬请谅解。

把时间往回拨。4月12、13日两天,满载着辽宁人民深情厚谊的近300辆冷藏集装箱车辆,驶进辽渔集团客滚码头,分批通过渤海轮渡大型客滚船由大连运抵烟台,然后走陆路去往上海。这些冷藏车装载着2300余吨生活物资,首次通过海陆联运的方式直抵沪上。陈小姐和她的邻居收到的正是这批蔬菜。

当晚,因为这批辽宁蔬菜到来,整个小区都显得喜气洋洋。“好家伙,我们这批土豆实在太多,整个中远两湾城都在炸薯条。”有住户在小区业主群里发出消息,感叹蔬菜包分量足。另一边来自东北的住户也骄傲地“输出”自己的菜谱:“强烈给大家推荐,俺们东北名菜土豆炖豆角。”一时间,大家分享各自的东北菜谱、直播自己试做的菜,不亦乐乎。“谢谢辽宁人民。”在业主群,小区居民排队表示感谢。

感激之情也涌动在“上海发布”微信的读者留言区里:“感谢黑龙江家乡的大米牛奶。”“感谢贵州援沪大礼包!”“感谢湖北人民送的救援物资!”“感谢江苏扬州市对我们的物资支援”“感谢山东省的菜菜”“感谢辽宁省物资支援”“感谢贵州省的物资支援”“感谢云南省的食物援助”“感谢四川和江西援助的物资!”

4月4日中午12点,从福州出发的援沪防疫物资车辆,满载着福建驰援上海的10万份,总价值1000万元的生活物资运抵上海。之后,大批上海市民在福建发布官方微博留言区留言表达感谢。4月8日,福建发布官方微博回应:不用谢,我们是一家人……

特产背后的关爱

各地支援上海的物资,主要为新鲜蔬果、冻鲜肉禽、蛋奶制品、方便食品和饮料等生活物资及医疗物资。其中不少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给上海居民留下深刻印象。各色各样的大礼包里,经常会有看到全国各地的特产,贵州的豆干酸菜,广西的螺蛳粉、海鸭蛋、玉林牛巴,西藏的矿泉水、牦牛肉,新疆的馕和干果,内蒙古的牛羊肉、杂粮、酸奶,云南昭通的天麻,黑龙江和吉林的大米……它们通过公路、铁路、水路,陆续运抵上海,背后都是温情和关爱。

黄山市送来一批特色蔬菜,田园徽州精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朋介绍,他们结合黄山本地农特产品配了一批霉干菜、笋干、干豆角等徽州好物,便于保存食用、长途运输。“我们的山珍干货一斤可以泡发成十来斤,就和压缩饼干一样耐吃,且耐储存。同时也想借着这次机会,把黄山的特色产品推广出去。”王朋说。

在一些地方特色大礼包里,常常附有慰问信,若碰巧发到了在上海的老乡的手里,睹物思乡,更要两眼泪汪汪。在广西的大礼包里,还藏了一份美食地图,邀请上海人民待疫情散去后,到广西游壮乡山水,品八桂美食。援助物资里还有一部分特色中药。安徽亳州市捐赠了4万盒抗疫良药——疏风解毒胶囊;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甘肃省红十字会捐赠价值85万元贞芪扶正颗粒;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委、区政府捐赠了3.5万包中药方剂颗粒。

在援沪物资中,有一些特别的物资,数量虽不算多,却情深义重。4月17日夜晚,一批由宁波市慈善总会捐赠的2946份蔬菜包陆续分发到上海闵行区新虹街道的居民手上。在这批蔬菜中,有140瓶自制的油焖笋,制作油焖笋的老人是宁波奉化的退休教师毛佰钧。毛佰钧从小在上海读书生活,1962年跟随父亲从上海到宁波奉化的溪口界岭村,此后60年间,他只回过一次母校闸北中学。“今年是我离开上海的第60个年头,我对上海有着深刻的感情。疫情发生以后,我很想为上海人民出一份力,回报曾经养育我的地方。”

4月初,安徽宣城市旌德县庙首镇新水村农民王春民捐赠了2吨大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王春民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反复用旌德话念叨着这一句话。他告诉记者,这两吨大米都是自家种的,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为上海的抗疫工作出点力,也让上海市民和防疫工作人员品尝一下旌德大米的味道。最近,村里传来消息,王春民朴实的举动,影响了周围很多人,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汇聚点滴爱心,为上海的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不断抵达的志愿者

运送这些民生物资到上海的货车司机们,有不少都是志愿者,听说要支援上海,主动帮忙免费运货。不断抵达上海的,还有大批来自全国的各行各业的志愿者。

据上海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督察部负责人高峰介绍,上海蓝天已成立了疫情防控联合指挥部,协调调度相关队伍进入申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自4月11日安徽蓝天救援队抵达上海以来,目前已有江西、福建、湖北、辽宁、湖南等地的120多名蓝天救援队志愿者陆续抵沪开展消杀工作。

还有原本在沪进修的医生,“火线”投入上海抗疫。3月7日,湖北十堰市国药东风总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毛艳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进修学习,为期半年。几天后嘉定便出现疫情,毛艳无法正常学习,于是她主动报名当志愿者,参加居民核酸采样工作。后来,她看到相关机构在招募援沪血透工作志愿者,曾亲历湖北2020年疫情救治工作的她立即报了名,随后她被分配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为患者做透析。

上海快速建成的方舱医院背后,是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施工人员。先后有来自北京、天津、重庆及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东、山西、陕西、四川、辽宁、吉林、甘肃、贵州、云南等22个省市,中建二局、三局、八局及中铁建工、南通四建等单位约16780名施工人员支援临港保税区、崇明花博会复兴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临港产业园等方舱项目建设。

标签: 鼎力相助

关闭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