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全球天文科研设备碳排放每年至少120万吨

2022-03-22 14:15:57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估计,全球空间和地基科研设备是天文学研究碳足迹的最大贡献者,其年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每年至少排放120万吨二氧化碳。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规划未来天文观测台站和空间任务时务必采取一种可持续、速度更慢的方式,这样才能实现《巴黎协定》设立的目标。

该论文称,近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天文学研究对气候的影响,与天文学研究活动相关的碳足迹,如乘飞机前往学术会议或是运行超级计算机模拟,逐渐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利用法国生态转型部(ADEME)和法国碳足迹协会(ABC)开发的一种方法,论文通讯作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体物理和行星研究所尤尔根·克诺德塞德(Jürgen Knödlseder)和同事根据建筑材料、运行成本、用电量,以及空间或卫星任务的发射质量,估算了近50个空间任务和40个地基望远镜设备的温室气体排放。他们发现,全球范围内在役的天文学科研设施的整体碳足迹相当于排放约2030万吨二氧化碳,每年排放量相当于约120万吨二氧化碳。这么高的年排放量大约是工作相关飞行估值的5倍,其中,空间任务占到总排放的至少1/3。

研究团队预计,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和平方千米阵这类设备每一个的排放量就相当于排放至少30万吨二氧化碳。这一排放量也是该研究估算的所有设施所能达到的最大碳足迹。他们指出,根据ADEME的建议,该团队在研究中估算单个设施的碳足迹时采用了80%的不确定性。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放慢天文学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以及整个领域的科研速度,是确保今后实现可持续性的关键,放慢速度的方法包括鼓励分析档案数据而不是获得新数据,或是减少论文发表压力。

标签:

关闭
新闻速递